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很多家长天天看着孩子吃得多、睡得香、精力也挺旺,但身高怎么就不涨了?
尤其是快到青春期尾巴的那些年,孩子一天到晚不离手机、零食、课业,整个人看起来又懒又累,稍微没长个儿,就有人开始说“可能长完了”。
但真长完了吗?身体其实有些表现是很有意思的,如果观察仔细,是能看出孩子骨头是不是还在动静的。
外面天天都在讲孩子什么时候骨骺线闭合,讲激素,讲钙讲锌讲睡觉时间,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件更基础的事情:孩子在发育停滞期里,其实身体会有“沉寂的迹象”。
不是不动,是动得特别慢,就像冬眠前的动物,身体开始把资源往“保存”模式切换。眼看个头不动,其实底下正在做“封板”处理。
那种封板,也不是某一天就啪地一下合上,是慢慢收、慢慢固,一点一点闭合的。
在这个阶段,身体会出现一些固定的“信号”。
但这个信号啊,和很多人想象的“骨头痛”“长个疼”不一样,反倒是一些边角料的表现,比如皮肤变干、嗓子爱哑、早上起来眼皮容易浮肿、脚底变硬这些都可能跟骨头结束生长有关。
但今天不是说这几个常见信号,而是讲一个别人没怎么提的点,那就是——鼻腔内部发育和孩子长高之间的关系。
没听错,是鼻腔。很奇怪吧?有人会说,鼻子不是脸上的事儿吗?跟骨头长高有啥关系?
若真要细细探究,便会发觉这鼻腔发育与骨骼发育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关联。
鼻腔的后部和上颌骨、中颅骨是连着的,而这些骨头是人体在青春期内“最后发育的区域”之一。
医学界有个冷门的说法,叫“颅面延迟增长症群”,简单说就是上颌骨发育得比别的骨头慢。
这种人往往嘴巴轻微前突、牙齿拥挤,说话有点含糊,鼻音多。他们通常个子也会偏矮一些,发育节奏更慢。
但反过来看,那些鼻腔通畅、颌骨发达、牙齿排列整齐的孩子,骨龄往往也对得上,而且长高周期持续得更久。
根据《美国儿科颅面发育协会》在2020年一项跟踪性研究里发现,鼻腔容积越大的青少年,生长板闭合时间普遍更晚。
研究样本超过4200人,男女均有,发现鼻腔容量排名前30%的孩子,有超过一半在16岁后仍保持身高增长,而容量在底部30%的孩子,有一半在14岁之前就停止了增长。
这个数据挺吓人的,说明鼻腔发育情况可以作为判断骨骼生长周期的一个新维度。
所以说,孩子如果鼻塞很久、鼻音重、打鼾、睡觉张嘴呼吸这些问题一直没解决,那可能意味着中面部骨骼发育受到阻碍,也就影响整体骨架的延展能力。
而且,长期张嘴呼吸还会导致舌位下降,下颌骨向后发育,这些都会影响颈椎和脊柱的发育方向,最终让孩子看起来个子没问题,但姿态不正,胸椎前倾,实际身高潜力并没发挥出来。
再回来说这个“还会不会长高”的问题,其实最能说明问题的不是骨骺线,是一个叫做“躯干比例变化”的东西。
大部分人从小到大的身高增长,其实分两段:一段是“腿先长”,另一段是“上身补长”。
从8岁到13岁,基本是小腿带着身高往上蹿,而从14岁开始,如果还在长,那就是脊柱在拖着身体继续往上升。
这个阶段最容易被忽略,因为人一旦没发现腿变长了,就以为不长了,但其实脊柱是在悄悄拉高的。
脊柱变长,不是直接看出来的,而是通过坐高测量能看得更清楚。
一个真正停止发育的青少年,他的腿与上身比例已经趋近于成人标准值,基本不动了。
但那些骨骺还未完全闭合的孩子,坐高会在半年内略有上升。
广州中山大学曾经在2019年发过一篇论文,提到南方青少年中,有14%的16岁孩子,在坐高增加但身高未变的阶段被误判为“停止生长”。
而这些孩子在两年后平均又长了3.2厘米。所以看腿没变化,其实不算数,得看坐高。
但问题来了,有些孩子,坐高也没动,鼻子也没塞,睡眠也还可以,但就是不长,这种情况其实要注意一个更深的点,那就是胃肠道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下降了。
这个点是很多人都忽略掉的盲区。
大多数人一提到长高,第一想到补钙、补锌,但没注意到一个关键问题——补了不吸收,白搭。
尤其是一些肠胃敏感、容易腹泻或者总便秘的孩子,他们可能血液检测都还正常,钙镁锌铜都在参考值内,但身体就是用不上。
这种“假性营养正常”的情况,和肠道绒毛功能密切相关。
肠道内壁的绒毛负责吸收营养,如果长期吃高糖、高油脂、低纤维的东西,会让绒毛萎缩、吸收率下降。
孩子可能一天三顿营养餐,晚上还喝牛奶补钙,可骨骼就是不发育,原因就出在这。
根据一项涉及亚洲6国儿童的研究(包括中国、印度、泰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发现肠绒毛萎缩儿童的平均身高比正常人低4.8厘米,而这些孩子体重并无明显偏差,所以家长根本不会意识到。
所以说,判断孩子是不是还会长,不能只看他有没有“生长痛”或者“骨头响”。
而是要看这个孩子整个人是不是还有“骨骼的活力”,这个活力藏在哪?
藏在他的面部骨骼、他的呼吸方式、他的坐高变化、还有他肠道对营养的反应速度里。
有的孩子吃一顿高蛋白高钙饭,第二天精神抖擞,有的孩子吃了反而打嗝放屁、肚子胀得睡不着,这就是吸收系统不同了。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1]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马云飞,李成跃,等.中国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及超重趋势[J/OL].人类学学报,1-11[2025-05-20]
更新时间:2025-06-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