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这个国家挺有意思的,表面上是个整体,但实际上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四个部分拼凑而成。这四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语言甚至人种都不太一样,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几个性格迥异的兄弟姐妹。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时不时就闹着要“分家”,尤其是苏格兰,独立运动搞得风生水起,隔三差五就上新闻头条。反过来,威尔士却像个乖宝宝,从来不吭声,老老实实待在英国的框架里。这是为啥呢?
历史恩怨: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相爱相杀”
要搞清楚苏格兰为啥老想独立,得先翻翻历史账本。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恩怨,那可是能追溯到中世纪的老故事了。这俩邻居打了上百年,互看不顺眼。129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带着军队杀进苏格兰,想把苏格兰一口吞了。
苏格兰人当然不干,拼了命地反抗。到了1314年,苏格兰在班诺克本战役中把英军打得落花流水,保住了自己的独立。这场胜利在苏格兰人心里就像是点燃了民族自豪感的火种,代代相传。
后来,事情有了转折。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运气不错,继承了英格兰王位,两国开始共戴一个国王,但还是各管各的。到了1707年,两国签了《联合法案》,正式合并成一个国家,苏格兰议会也并进了英国议会。
不过,这合并可不是心甘情愿的,苏格兰保留了自己的法律体系、教育体系和教会体系,民族意识压根没被抹掉。就像两家人搬进一个房子,表面上是一家子,但各有各的规矩,心里还是隔着道墙。
18世纪,英国成了“日不落帝国”,全球开花,苏格兰人也跟着沾光,赚了不少钱,独立的想法就先放一边了。可到了二战后,英国国力不行了,殖民地一个个跑路,苏格兰人开始琢磨:跟着英国混还有啥前途?加上民族主义这把火一烧,独立运动就又起来了。2014年那次独立公投,虽然没成功,但支持独立的票数也不少,说明苏格兰人心里那股劲儿一直没断。
再看看威尔士,历史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1282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直接把威尔士给灭了,最后一位威尔士君主卢埃林·阿普·格鲁菲德死在战场上。从那以后,威尔士就没了还手之力。
1536年,英国颁布《威尔士法》,把威尔士彻底并进英格兰,法律、行政全都被英格兰同化,连贵族都开始说英语,混进英国的上层圈子。威尔士的地盘小,人口少,抵抗能力本来就弱,时间一长,独立意识就被磨得差不多了。
所以,苏格兰和英格兰是“相爱相杀”,历史上的斗争让苏格兰人始终觉得自己是个独立的民族。而威尔士呢,早早被收拾得服服帖帖,民族意识没机会抬头。
经济账:苏格兰有油田撑腰,威尔士靠农业吃饭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用在苏格兰和威尔士身上再合适不过。苏格兰有个大杀器——北海油田。这地方石油储量大概有30亿吨,日产量能达到几百万桶,简直就是个会下金蛋的鸡。如果苏格兰独立,这油田的钱全归自己,不用跟英格兰分账。
除了油田,苏格兰还有威士忌产业,全球闻名,每年出口赚得盆满钵满。旅游业也不差,苏格兰高地的风光、爱丁堡的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经济上,苏格兰底气足得很,独立后日子不会差。
2014年独立公投时,苏格兰民族党就拿经济说事儿,宣传独立后大家能过上好日子。虽然公投没过,但经济牌确实打动了很多人。苏格兰人算了一笔账:自己有资源、有产业,干嘛非得跟着英国混,把钱分给别人?
威尔士就没这福气了。威尔士的经济支柱主要是农业和旅游业。以前靠煤矿还能撑一撑,但现在煤矿不行了,剩下种地、养羊和开个小旅馆,赚的都是辛苦钱,没啥高附加值。独立后,威尔士拿什么养活自己?税收不够,产业不强,连现在的生活水平都保不住。威尔士人也不是傻子,算算账就知道,独立是条死路,还不如老老实实待在英国,至少有英国政府兜底,日子过得稳当。
经济上的差距,直接决定了苏格兰敢闹,威尔士不敢闹。苏格兰觉得自己能单飞,威尔士却怕飞出去就摔死。
政治舞台:苏格兰有议会撑场面,威尔士权力小得可怜
政治上,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待遇也差得远。苏格兰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自治权大得惊人。1999年,英国搞权力下放,苏格兰议会成立,能管教育、医疗、交通这些大事儿。
苏格兰民族党(SNP)从2007年起就长期执政,独立诉求喊得震天响。他们不仅有想法,还有实打实的权力做后盾。2014年的独立公投就是苏格兰民族党一手推动的,虽然没成,但这事儿本身就说明苏格兰在政治上有话语权。
反过来看威尔士,1999年也成立了威尔士议会,但权力比苏格兰的小得多。威尔士议会能管的事儿有限,大部分关键权力还是攥在英国政府手里。威尔士民族党(Plaid Cymru)虽然也有独立的声音,但在议会里席位不多,影响力远不如苏格兰民族党。威尔士人想闹也没啥底气,政治舞台太小,喊破嗓子也没人听。
苏格兰靠着议会和民族党,把独立运动搞得有声有色。威尔士呢,政治上被绑得死死的,想折腾都没机会。
文化认同:苏格兰风笛吹得响,威尔士英语说得溜
文化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对民族认同的影响可不小。苏格兰的文化特色鲜明得不得了,风笛、格子裙、苏格兰盖尔语,这些都是苏格兰人的骄傲。虽然盖尔语现在用的人少了,但苏格兰人还是觉得自己和英格兰人不一样,有自己的根和魂。每年爱丁堡艺术节、苏格兰高地运动会,都是民族文化的狂欢。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让苏格兰人更想保持独立性,不愿被英格兰彻底吞掉。
威尔士也有自己的文化,比如威尔士语、凯尔特传统,但情况和苏格兰不太一样。威尔士语虽然还有人说,但英语在威尔士用得太普遍了,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威尔士的文化传统虽然没丢,但很多人日常生活中已经完全融进了英国的框架。威尔士人觉得自己是英国人的一部分,民族认同感没苏格兰那么强。
文化上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两地对独立的态度。苏格兰人觉得自己是个独特的民族,独立是理所当然。威尔士人呢,更习惯把自己当成英国大家庭的一员,没啥分家的念头。
最后再说说社会心理,这是个很接地气的东西。苏格兰人对英格兰有股历史怨气,觉得英格兰老是压自己一头。从中世纪打仗到1707年合并,再到后来英国政府的一些政策,苏格兰人总觉得吃亏了。这种怨气加上民族主义,独立运动自然有群众基础。苏格兰人相信,独立后能甩掉英格兰的包袱,自己当家作主,日子会更好。
威尔士人就没这心思了。威尔士早早被英格兰收拾服帖,时间一长,大家习惯了融入英国的生活。威尔士人觉得独立风险太大,万一搞砸了,连现在的稳定日子都没了。图个安稳,是威尔士人的普遍心态。
说了这么多,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差别其实很好理解。苏格兰有深厚的历史恩怨,觉得自己被英格兰欺负了几百年,民族意识强得很。经济上有北海油田、威士忌这些硬通货,独立后日子不会差。政治上有议会和民族党撑腰,文化上有风笛、格子裙这些独一无二的东西,社会心理上又有怨气和自信,独立运动自然热火朝天。
威尔士呢,历史上被英格兰同化得太彻底,民族意识早就淡了。经济上没啥大产业,独立后养不活自己。政治上权力小,文化上虽然有特色但英语占主流,社会心理上更倾向于安稳。威尔士人算了算,觉得折腾不划算,还不如老老实实当英国的“乖宝宝”。
未来咋样呢?苏格兰的独立运动估计还会继续,毕竟那股劲儿没散。威尔士大概率还是会安安静静待着,除非哪天突然冒出个大金矿,不然没啥理由闹腾。你说呢,这俩地方的差别,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