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光刻胶板块强势拉升,万润股份涨停,晶瑞电材涨超16%,市场情绪被一则重磅科研成果彻底点燃。引爆点正是北京大学彭海琳教授团队在光刻胶领域取得的颠覆性突破。
长期以来,光刻胶在显影液中的微观行为如同一个难以破解的“黑匣子”,其分子如何排列、为何会产生缺陷,产业界无从知晓,只能依赖耗时耗力的“试错法”进行工艺优化,这成为制约芯片良率提升的关键瓶颈。彭海琳团队另辟蹊径,首次将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引入半导体制造,成功为这一“黑匣子”装上了透视镜。
他们通过极速冷冻技术,将液态光刻胶的瞬时状态“定格”,再通过三维重构,合成了分辨率极高的分子“全景照片”。真相就此揭晓:原来,光刻胶溶解后,其聚合物分子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在气液界面大量聚集、缠结,形成微米级的颗粒。这些颗粒一旦沉降到晶圆上,便会造成电路短路等致命缺陷。
基于这一颠覆性发现,团队迅速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提高烘烤温度、保持液膜连续等,从而有效抑制了聚合物团聚。实验数据显示,新方案能使光刻图案的缺陷率锐减超99%,产线良率得到质的飞跃。
尽管国内光刻胶研究近年来奋起直追,但高端市场仍由日本厂商主导,整体尚处于追赶状态。彭海琳教授也多次强调,面对未来芯片制造,极紫外光刻胶的提前布局至关重要。此次突破,不仅为国产光刻胶的工艺优化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更是在万亿级的半导体赛道上,为国产化进程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