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盐少油”是错的?提醒:60岁后,吃饭时,尽量做到这4点!

常听人说,“年纪大了要少吃盐、少吃油”,不少老人,把这话奉成圣旨,炒菜几乎不放油,盐更是像碰不得似的。结果呢?


没几个月就浑身没劲,免疫力还下降了。其实,“少盐少油”不是绝对的,60岁后身体机能变了,吃饭得讲究“刚刚好”,做到这4点,比盲目忌口更管用。


为啥不能把油盐一减到底?


人到老年,消化功能弱了,味觉也跟着退化,要是油太少,菜没香味,吃不下饭,营养就跟不上;盐吃得太少,会觉得浑身乏力,甚至血压偏低,站起来都发晕。


我家楼下的赵大爷,以前顿顿清炒白菜,一点油星没有,结果体检时,医生说他“营养不良”。


后来学着,每天放一小勺油,饭菜香了,气色也好多了。所以说,油盐不是洪水猛兽,关键是“适量”。


60岁后吃饭,这4点得记牢:

1. 油别少,但要换着吃

老人怕血脂高,总不敢吃油,其实每天吃25克左右(差不多两勺)没问题,关键是选对油。光吃一种油不好,最好把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换着用。


橄榄油适合凉拌,花生油炒菜香,菜籽油耐热适合煎炸。


我妈现在就用小油壶,每种油倒一点混着吃,说“比单吃一种香,身体也舒服”。


2. 盐别缺,但要巧着补

世卫组织建议,每天吃盐不超过5克,但完全不吃盐可不行。可以把一部分盐,换成天然调味料,比如炖肉时,放块陈皮、炖菜时,加把香菇,既提鲜又少放盐。


或者把盐撒在菜表面,舌头能更快尝到咸味,不知不觉就少吃了。李阿姨,就这么做,现在炒菜盐用得少了,菜还更有味道,血压也稳了。


3. 肉要吃,但得挑着来

很多老人怕胖、怕胆固醇高,干脆不吃肉,这可不对。蛋白质不够,肌肉会越来越松,走路都费劲。


每天吃一两肉就行,优选鱼肉、鸡肉,比如清蒸鱼、炖鸡汤,好消化还补营养。


每周吃两次猪肝、鸭血,能补铁,脸色看着都红润。我爸以前不爱吃肉,现在每天早上,喝碗鸡肉粥,爬楼都比以前有劲。


4. 软硬度要合适,别太贪“烂”

牙口不好的老人,总爱吃煮得烂烂的糊糊,其实太软烂的食物,会让消化功能越来越差。可以把菜,做得“软而不烂”,比如把蔬菜切细点,肉炖得嫩点,但别煮成泥。


吃点带点嚼劲的食物,比如煮得适中的杂粮饭、蒸南瓜,能锻炼牙齿和肠胃,吃饭也香。

说到底,60岁后吃饭,讲究的是“平衡”,不是“极端”。少盐少油没错,但不能走极端;忌口也不是啥都不能吃,而是吃得更巧、更对。



就像老话说的,“吃饭不挑食,干活有力气”,把饭菜做得香一点、杂一点、合适一点,身体才能慢慢调理好。

以后做饭,别总想着“这不能放、那不能加”,试着按这4点调调味、换着花样做,你会发现吃饭香了,精神足了,日子过得也更舒坦。毕竟,好好吃饭,才是老人最该有的“养生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养生   老人   炒菜   菜籽油   花生油   橄榄油   身体   鸡肉   吃得   调味料   饭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