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万云南各族群众用9个月建成滇缅公路

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与世界携手前进。

抗战期间,中国沿海地区及对外交通要道先后沦陷。日军妄图切断中国大陆同国际社会的交通线,把中国变成一座孤岛。

国家生死存亡之际,1937年底开始,20余万云南各族群众用9个月建成滇缅公路(中国段),横跨云岭、穿越怒江,连接昆明和边境小镇畹町。这条近千公里的“抗战生命线”,打通了中国对外作战和接受国际援助的通道。

从1938年建成到抗战胜利,这条简易公路承担了大量抗战物资的运输,数十万吨汽油、枪支、药品、机械等物资通过这条路运入内地。

民众修筑滇缅路

这条曾支撑民族存亡的生命通道,80多年后的今天已是现代化国际通道——

超过90%的简易路已升级为国道、高速公路,开车从昆明到畹町大约需要8小时。正在修建的大瑞铁路与曾经的滇缅公路交叠,连同已有的多条动脉一起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连通中国与南亚、东南亚。

“今天还有几段滇缅公路保持着1938年修建的碎石路面,时刻提醒人们,这是靠20万人的双手‘抠’出来的奇迹,承载着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是载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的符号。”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处处长邓启贵说。

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

发展就是最大的安全,也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总钥匙。

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2年来,这一倡议吸引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参与共建,搭建起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帮助数千万人摆脱贫困。

面对全球发展鸿沟加剧的严重挑战,中国2021年提出全球发展倡议。3年多来,全球发展倡议已动员近200亿美元发展资金,开展1100多个项目惠及多国民众。

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说,中国行动对渴望发展繁荣的世界来说“极为重要”。

“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

“一个美国人握着我的手用中文说,‘你好!你好!’。”2025年8月,云南腾冲,102岁的中国远征军老兵何绍从在家中向记者忆起80多年前的一幕。

1944年5月,20岁出头的何绍从是国民革命军第20集团军的运输兵,负责往高黎贡山上运送弹药。他所在的部队此前被编入中国远征军,支持在缅作战的同盟军。

“一起运弹药的,还有来帮我们的美军顾问。”何老回忆,为躲避日军袭击,他们夜行五六个小时山路,空气稀薄,骡马毙命,士兵伤亡惨重。在山上“割草盖棚棚”露宿的三个月生死运输中,何绍从与美军顾问结下了过命交情。

岁月模糊了那个美国人的面容与姓名,但那双曾在烽火硝烟中紧握的手,却始终烙印在他的心里。

何绍从的经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中国与其他同盟国并肩作战的缩影。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德国、意大利等轴心国以极端种族主义和野蛮侵略行径,公然挑战人类文明的底线,将世界拖入空前浩劫。

尽管自身抗战极其艰难,中国仍派出十万远征军入缅作战,在战略上极大支援了在东南亚的盟军,提振了同盟国士气。

1942年1月1日,包括中国、美国、英国、苏联在内的26个国家代表相聚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战场之上,将士同袍浴血;危局之中,民众跨国相援。

2000余名苏联飞行员志愿来华支援,在南京、武汉、重庆等地阻击日寇;美军冒险开辟了从印度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直达云南昆明的“驼峰航线”,运送宝贵战略物资;纳粹在欧洲杀戮犹太人时,上海敞开怀抱,收容2万多名犹太人……

“这不仅是军事上的协作,更是人性光辉的闪耀和人类文明的体现。”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梁馨蕾说,正是这种超越国界、种族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最终将人类文明从法西斯与军国主义的铁蹄下夺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历史   群众   公路   万云南   中国   远征军   世界   作战   苏联   同盟国   国家   全球   美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