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刘备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各路人才的帮助,成功的成为了雄霸一方的诸侯,但是刘备所留下来的后人刘禅,却并没有他的好名声。刘禅甚至还留下了扶不起阿斗这样子的典故。
在《三国演义》的记载中,蜀汉后主刘阿斗可谓是软弱无能,并且将这一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历史上的刘阿斗真的是这样子的人吗?如果他真的软弱无能的话,为什么能够在诸葛亮死后,守着一个已经风雨飘摇了多年的蜀汉江山30年之久呢?
无论是君王家也好,还是寻常百姓家也好,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接受的好的教育,而最终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怀着同样的期许,刘禅出生之后,刘备便给他寻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老师。而蜀国的法律《蜀科》就是由刘禅的老师编写的,在跟着老师学习期间,也让刘禅知道了法律治国的重要性。
作为继承人他的学业自然是很重的,除了礼学知识之外,刘禅还要学习武艺。在相关书籍中曾经记载了刘禅善于骑射,从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看出,刘禅是一个文武全才。而这一期间的学习经历,也为刘禅日后治国理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223年,刘禅正式登基继位,而此时的诸葛亮对于刘禅的评价仍然是天资聪颖,从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看出,刘禅绝对不是一个无能之辈,至少诸葛亮对他还是怀有期许的。
而自从刘禅继位之后,他改变了刘备伐吴的政策,正是因为关羽去世之后,刘备开始伐吴,这也使得他白帝城托孤,而刘禅继位之后,直接将蜀汉引到了一条康庄大路上,蜀汉与东吴一起联合抗曹。在刘禅继位的第二年,他又开始发展国内的经济,并且停止了战争,让人民拥有足够的时间来休养生息。
这些年来,随着刘备征战的脚步越来越快,整个蜀汉内部征兵的情况也非常严重,甚至于有三家养一兵的现象出现了,而人口稀少的情况,也使得蜀汉国内的经济发展停滞了,此时刘禅能够主动的停止了征兵打仗,让人民以及国家的经济都能够得以复苏。
公元225年南方四郡叛乱,而诸葛亮主张平叛,刘禅全力支持。并且在这一期间刘禅,也给了诸葛亮足够的信任。身为一国之君,能够将兵权全部都交给了诸葛亮来打理,并且毫无疑心的信任对方,而刘禅此时便负责管理好大后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实在无法将无能一词与刘禅联系在一起。
那么既然刘禅如此的能干,为什么他的蜀汉江山却没能笑到最后呢?这一点其实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就已经说出了原因了,因为刘备死后,就给刘禅留下了一堆的烂摊子,纵然他再有能力,他也无法改变现状。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之后,此时的刘禅便一个人管理着国家,而在诸葛亮去世之前,刘禅曾经问过诸葛亮,他的孩子如何安排?其实刘禅的言下之意是希望问诸葛亮丞相之位还想要继续传递下去吗?而诸葛亮明白刘禅的意思,便对刘禅说。我家中有一些桑树,可以让孩子们过的很好,而且儿孙自有儿孙福。
从此之后,刘禅就收回了相权,而且再也没有立过丞相。在三国时期,权力的更替一直伴随着战争与血腥,而魏、吴两国都曾经因为权力的更替而爆发了血腥之战,而刘禅却能够一人平安的将权利收回来,可以说,他此项工作做的非常的出色。刘禅在朝中设立了大将军和司马,让他们互相的撤轴,而无形中也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硬生生的带着已经残破不堪的蜀汉存活了三十余年,并且蜀汉没有发生如曹魏、东吴一样同室操戈的现象,并且刘禅在位一共41年的时间,也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王。从以上几点,我们就能够看出刘禅并非无能之辈,而实际上却隐藏着大智慧。
任何史书的记载都会有作者的主观思想在里面,所以我们无法知道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到底是如何的,但是我们可以多方佐证,最终得到一个较为客观的结论。虽然刘禅并不是一代枭雄,也不是开国之君,可是他能够十分宽仁的,尽力的带领着蜀汉平和的走下去。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