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5 月 22 日凌晨,一场备受瞩目的 20 年期美债拍卖以 “爆冷” 收场。
作为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后的首次长期国债标售,160 亿美元国债最终以 99.4 美元的折价成交,得标利率飙升至 5.047%。
这组数据不仅引发美债收益率跳升、美元指数跳水,更让美国三大股指陷入暴跌,上演了一周内 “股债汇三杀” 的罕见景象。曾经被视为 “全球资产定价之锚” 的美债,正经历百年一遇的信任危机。
穆迪撤下美国 3A 信用评级的影响正在持续发酵。此次 20 年期美债拍卖中,100 美元面值债券被压价至 99.4 美元,意味着投资者用更少的资金获取同等面值的债券,本质是对美债信用的直接质疑。
而 5.047% 的得标利率创下近年来新高 —— 这意味着美国政府每年需为每 100 美元国债支付超 5 美元利息,融资成本显著攀升。
本次拍卖的公示
更反常的是,传统上 “买美债需换美元” 的逻辑失效,美元指数不涨反跌,暴露了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动摇。
分析指出,美债遇冷并非偶然。
一方面,美国债务规模已从 2014 年的 16 万亿美元飙升至 36 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超过国防预算,债务泡沫化程度触目惊心。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推动的 “美丽大法案” 计划十年减税超 4 万亿美元,在财政收入本就吃紧的背景下,必然加剧 “借新还旧” 的恶性循环。
高盛集团分析师指出,减税法案将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恶化美债市场供需矛盾,长端收益率攀升不再是经济向好的信号,而是信用危机的预警。
美国债务问题早已是 “看得见的灰犀牛”,但长期被低利率环境掩盖。
如今,利率中枢上移打破了债务循环的平衡:36 万亿美元债务如同滚雪球般累积利息,而减税政策导致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迫使政府发行更多国债填补缺口,形成 “发债 — 付息 — 再发债” 的恶性螺旋。
高盛警告,美债收益率持续突破 5% 可能引发股市估值重估,当前标普 500 指数远期市盈率达 23.5 倍,泡沫化风险与美债形成共振。
更值得警惕的是连锁反应的传导机制。作为美债第一大海外持有国,日本的国债市场已出现异动:30 年期、40 年期国债拍卖频现流拍,收益率快速飙升。
若日本金融机构因本土市场压力抛售美债,将引发全球债券市场流动性危机,甚至可能复制 2008 年雷曼兄弟破产的 “黑天鹅” 效应。这种 “美债跌 — 日债跟 — 全球慌” 的传导链条,凸显了美元体系的脆弱性。
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的前瞻性布局展现出大国智慧。自 2015 年起,中国持续减持美债,持仓规模从峰值 1.3 万亿美元降至 2025 年 3 月的不足 8000 亿美元。
这一过程并非简单抛售,而是通过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提升黄金等战略资产占比,实现风险分散。与日本被动陷入 “美债 — 日债” 两难境地不同,中国早在 2018 年贸易摩擦期间就启动了对美债依赖度的 “断奶” 进程,避免了被美元资产深度绑定的风险。
这种战略定力源于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清醒认知。中国深知,美债危机本质是美元霸权与美国财政纪律失衡的产物。当美国试图通过减税和发债转嫁国内矛盾时,持有大量美债的国家将成为风险承担者。
因此,逐步减持美债不仅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举措,更是对 “去美元化” 趋势的主动适应。如今,中国外汇储备中人民币资产比重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体系逐步完善,这些都为应对美元波动提供了缓冲空间。
美债遇冷折射出全球经济的深层矛盾:
一方面,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与美国财政可持续性之间的冲突日益尖锐。
另一方面,各国对美元资产的依赖与去美元化诉求形成张力。对于新兴市场而言,美债收益率攀升可能引发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压力;对于发达国家,日本、欧洲等长期低利率经济体面临政策转向的 “硬着陆” 风险。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单一国家的主权货币都难以长期充当全球贸易的 “锚”。美债危机本质上是旧有国际货币体系失灵的表现,而解决之道在于推动多元化的国际货币格局。
中国减持美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正是这一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当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催生了浮动汇率制度,当前的美债危机或许将加速全球金融秩序的重构。
美债市场的震荡,既是危机的信号,也是变革的契机。当美国试图通过债务扩张维持霸权时,中国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 “美债重仓国” 到 “战略自主者” 的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持仓数据的变化中,更体现在对金融安全的深刻理解 ——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是通过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市场开放构建内生增长动力。
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的 “天塌时刻”,中国的应对再次证明:在大国博弈中,真正的底气源于未雨绸缪的战略布局,而非对单一体系的依赖。
文章来源:晓芳聊财经
更新时间:2025-05-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