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没见几眼,消费倒是花了不少

昨天晚上从海口飞到了呼和浩特,从最南端,几乎一下子跳到了祖国的最北边。

一路从机场到酒店,孩子们还兴奋地说:“北方的街道有种熟悉感。”今早我们一大早出发,坐大巴去了希拉穆仁草原。

第一站是骑马。每人收费380元,骑行30多分钟。我自然没有参加,毕竟那马很像我小时候村里马,农家用驮东西,要温顺。这里马也要温顺,得适合“全龄段游客”。

中午在景区基地的一家餐厅吃了饭,很简陋,也就填个肚子。饭后我们去了红格尔敖包,那边有个“金戈铁马”的表演,场面确实还不错。红格尔的故事演绎,结合马术表演,表演者也很卖力,场面宏大。

但前后安排就有点糟心——开场前先是 5 分钟左右的推销字画,结束后让观众“自愿”买饮料送给演员、买胡萝卜喂马,多少让人感到套路满满。

好像来这里本身就被默认“要花钱、要被安排、要有所期待”,可当你真这么期待了,也就输了。

从敖包回来后,参加了所谓的“诈马宴”。穿上蒙古服饰拍拍照,然后看一场室内表演——空间封闭、音响轰鸣,震得耳膜发疼。我儿子根本坐不住,三五分钟就跑到外面透气。

全场最“震撼”的是两只烤全羊,最后每桌只分到两小块;蒙古奶茶是提壶绕场两圈,每人两小碗。398元/人的“蒙古贵族晚宴”,竟然还要单独买饮料。表演结束后,播报了好几次让大家点歌,还有专门服务人员,到座位上问了两遍。当然点歌是收费的,一首歌100元。一位大姐出了门嘟囔着说:“非要我点首歌,我想给她100块,只求别唱了。”

晚上还有个“篝火晚会”——就是在空地上点个火堆,大家围着转圈唱歌跳舞。这种更适合团队团建,对我们这种小家庭,实在没啥参与感。

今晚还下了点小雨,更是没有参加了。

晚上住蒙古包。至于“蒙古包”,其实就是草原边的简易房子,远非原汁原味,但也试图营造出一种“苦中带真”的氛围。

看过李娟的《冬牧场》,我对真正牧民的艰苦生活充满理解和尊重。但像今天这种花钱买不舒服的景区式“体验”,下次我得三思。

如果真要感受草原辽阔,不如自己带帐篷扎进大自然;想要尝奶制品、牛肉干、蒙古手工艺?淘宝下单或许才是真正的“贵族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旅游   内蒙古   草原   蒙古   敖包   蒙古包   景区   温顺   糟心   贵族   提壶   呼和浩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