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来中国的稀土,印度终于坐不住,大手一挥就要投250亿扶持本土稀土产业,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印度野心不小,无论它能不能成,中国都要警惕,全球关键矿产之争已经开始。
据彭博社报道,多名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政府计划投资250亿卢比,大约21亿元人民币来扶持稀土永磁体产业,直接目的是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在中国收紧稀土出口后,不只是欧洲和美国为稀土发愁,印度也是如此。
近期印度多次希望中国可以加速稀土出口审批,有消息称印度试图与中国就稀土一事进行谈判,但这些事目前都没有看到后续。中国其实已经在放宽了部分稀土出口限制,只是量肯定不如关税战以前的量。这势必会打乱它们既定的生产计划,称行业陷入危机倒也不夸张。
别看印度在经济和科技领域表现不够显著,它本地的汽车产业是相当发达的。印度对汽车产业有高关税保护,同时庞大的人口为其提供了市场,所以就算在世界上竞争力强,日子也算过得滋润。
然而,稀土是汽车产业中的一项关键原料,现在被中国一卡,日子就不好过了。7月7日,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汽车制造商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会都呼吁印度政府快点去催中国的稀土,再不多发点稀土,一些汽车制造商到8月时就要面临生产中断的问题了。
印度方面表示,已经在和中国接触,但显然效果不是很好。印度这边对中国稀土太依赖,不得不赶紧开始发展印度自家的稀土产业。
此次扶持计划大约有7年时间,将依靠三到四家大型企业,在本土开采,并在本土生产,产量达到4000吨。这些矿产将主要服务于印度的电动汽车行业,也能保障印度汽车产业发展,继续推动印度制造。
其实印度拥有的稀土储备量不低,在全球都能排得上号,印度政府也愿意投入,只要在技术上获得突破,前景就相当乐观。然而,技术也正是全球国家寻找中国稀土替代品失败的关键要素。
该计划目前的时间是7年内达到,而中国的稀土技术积累远不止7年。美日欧澳等国都试图加快稀土技术突破,也都承认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美国的稀土企业表示,可能会在明年取得进展,还准备进入乌克兰矿产市场,开采它的大量关键矿产。
欧洲也是如此。欧盟一边求中国放宽限制,一边出台项目,计划在2030年实现关键原料有10%能在欧盟境内开采,大部分在欧盟境内加工。还和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合作。
不过这些计划未来会取得怎样的成果尚不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国家都在尝试将稀土和关键矿产的生产放在本土,减少对外供应的依赖。
它们的稀土产业会如何发展,并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重点,我们需要关心的是这样的一种趋势。随着中国收紧稀土出口,各国一面在求中国放宽限制,一面在不同程度上开始寻求稀土供应链的突破口,挑战中国的垄断地位。
中国在关键矿产的产量和技术上都做到了世界领先,可这不意味着中国一劳永逸。稀土看起来像是各国在产业内进行竞争,实质上争的是谁能控制稀土供应链,谁拥有未来供应链的主导权,甚至可以说是关键资源之争。各国在短期内无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但减少依赖已成为各国战略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稀土牌发挥了十分有效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就此掉以轻心,更需要的是如何打好这张牌,抵御越来越大的供应链重构浪潮,巩固自身的主导地位。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