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家预言:若都不生二胎、三胎,50年后中国人口将变成5.8亿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预言:如果生育率持续低迷,50 年后中国人口将骤降至 5.8 亿,还不到当前 14 亿人口的一半。

毕竟,2023 年中国出生人口仅 902 万,比 2017 年的 1758 万几乎腰斩;2024 年虽说微升至 954 万,可死亡人口高达 1093 万,全年净减少 139 万人。

最为关键的是,这已是连续第三年人口负增长。

那么,为何生育率下降这么厉害?我们又该如何提升生育率呢?

年轻人为何拒绝生育?

2015 年全面二孩政策落地时,不少专家预测,未来 4 年能新增 1.6 亿人口,结果现实狠狠打了脸。

2016 年 1786 万、2017 年 1758 万、2018 年 1523 万、2019 年 1465 万,四年加起来才 6532 万,连预测数的零头都没到。

更让人着急的是,这下降趋势根本刹不住,到 2023 年直接跌到 902 万,眼看就要跌破 900 万大关了。

年轻人不是不想生,是真的 “生不起、不敢生”,而压垮他们的第一根稻草,就是喘不过气的养育成本。

有人算过一笔账,在一线城市把一个孩子养到 18 岁,得花掉半套房子的钱 —— 这真不是夸张,是无数家庭的真实账本。

上海社科院 2024 年的《中国养育成本报告》显示,全国 0-18 岁儿童平均养育成本达 48.5 万元,一线城市更是突破 60 万,相当于普通家庭 4-6 年的全部收入。

这笔钱里,教育成本简直是 “吞金兽”:幼儿园每月托费 3000 到 8000 元,小学后报几个课外班,年费就得 2 到 5 万;

更别提孩子生病、兴趣培养这些隐性开支,随便一次发烧住院,几千块就没了,养一个都够吃力,二胎三胎自然成了奢望。

比钱更棘手的,是女性面临的职业困境,所谓的 “母职惩罚”,早成了职场女性绕不开的坎。

智联招聘 2024 年的调研数据特扎心:72% 的女性求职时被问 “生育计划”,28% 的女性产后返岗发现岗位被调、薪资被降。

更现实的是,很多企业招聘时,直接对已婚未育女性搞 “隐形歧视”,哪怕法律明令禁止,这潜规则照样存在。

在 “家庭” 和 “事业” 的两难里,不少女性只能先放弃生育计划,毕竟谁也不想丢了饭碗。

而结婚率的持续低迷,更是从源头掐断了生育的可能。

民政部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结婚率才 5.0‰,比 2013 年的 9.9‰几乎砍半。

背后原因其实特好理解:一线城市房价高得让人望而却步,年轻人连自己都快养不起,哪敢谈婚论嫁;

加上现在的人更看重个人生活品质,不想被婚姻捆绑,还有对离婚率走高的担忧,都让 “结婚” 变得不再迫切。

连婚都不想结了,生孩子自然更无从谈起。

可能有人会说,年轻人不生就不生,能有啥影响?但你知道吗,低生育率的连锁危机已经在悄悄逼近了。

低生育率的连锁影响

最突出的就是老龄化加速,2024 年全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 15.8%,正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到 2050 年这一比例会突破 30%。

这意味着啥?养老金压力会越来越大。

2023 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 5.8 万亿元,看着不少,可有些地方已经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情况,得靠中央调剂资金才能发养老金。

再过几十年,“养老金够不够花” 可能会成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难题,咱们老了还能安享晚年吗?

劳动力结构失衡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2024 年 15-59 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仅 63.2%,比 2010 年下降了 8.5 个百分点,劳动力总量连续 8 年减少。

制造业首当其冲遭遇 “用工荒”,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2024 年制造业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达 1.8:1,技术工人缺口超 3000 万,不少工厂因为招不到人,只能被迫缩减产能。

更长远来看,劳动力不足会直接拖累经济增长,有测算显示,要是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到 2035 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能下降 1.5 个百分点,这对发展的影响可太大了。

中科院陈松蹊团队的研究更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生育率维持 2022 年 1.05 的超低水平,到 2100 年人口将暴跌至 4.6 亿;要是跌入 0.72 的 “极低生育陷阱”,本世纪末人口只剩 3.2 亿。

这意味着什么?那时可能每两个劳动力就要赡养一个老人,医院护工、养老院护理员会严重短缺,连社区里的便利店、菜市场都可能因客流不足关门。

整个社会的运转节奏会放缓,甚至可能陷入 “增长停滞” 的困境,想想都觉得后怕。

破局举措

好在面对这样的困境,国家和地方已经开始发力了。

2024 年起,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制度》正式实施,明确 0-3 岁婴幼儿家庭每月每孩能领不低于 200 元的补贴,经济发达地区还能上浮。

地方上的举措更是五花八门,让人看到点希望:广州给二胎家庭每月发 500 元补助,三胎 800 元,还优先配租公租房。

四川更直接,给三孩家庭发一次性 5000 元生育补贴,三孩的医保缴费减免 50%,子女入学还能优先安排学区内学校。

除了直接给钱,配套支撑也在慢慢跟上。

男性育儿假不再是 “纸上福利”,全国已有 28 个省份明确了具体天数,最短的 7 天,最长的甘肃达到 30 天。

不少企业也在探索弹性工作制度,允许哺乳期女性远程办公、错峰上下班。

苏州、宁波等地还立法规定,企业不得因女性生育降低薪资、调岗降职,违规最高可罚 5 万元,这也给职场女性多了层保障。

但这些政策真的能让年轻人放下顾虑吗?恐怕没那么简单。

但至少能看出,国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在一步步破解难题。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没有足够的新生人口,未来的养老、医疗、经济增长都会失去支撑。

郎咸平的 5.8 亿预言或许是危言耸听,但生育率低迷的警钟确实已经敲响。

你身边有因为压力放弃生二胎的朋友吗?你觉得哪些政策才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 “关键招”?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育儿   年后   专家   经济   生育率   人口   女性   家庭   劳动力   养老金   全国   低迷   年轻人   成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