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情感隔离,帮助孩子走出学习困境

当父母能够与孩子心连心时,有些问题或许不攻自破。


文 | 赵一锦(心理咨询师)


在初二上学期的期中考试结束后,瑶瑶的身体出现了异常,先是出湿疹,接着一直低烧。父母带她到各个医院检查,均未查出器质性问题。有医生建议他们去精神科,结果,瑶瑶被诊断为中度焦虑和轻度抑郁。对此,父母不能接受:好好的女儿怎么会抑郁呢?


瑶瑶:我已经很努力了

上初中后,我发现不会做的题越来越多。一开始,我拼命学习,总算勉强跟上了进度。可到了初二,这招不好使了。不管多努力,我就是学不会。我不敢告诉妈妈,怕她骂我“废物”“不够努力”。妈妈发脾气时很恐怖,我会吓得浑身发抖。

这次期中考试,我没有一科是答完的。我太害怕考不好了,所以每一道题都抠得非常细,根本没有时间做大题。考完试,我不敢面对妈妈。可是,她不停地问:“这次考得怎么样?能不能进前十啊?有没有改掉马虎的毛病?”听妈妈讲话的时候,我真想跳进江河湖海里,再也听不见她的声音。

第二天早上,我发现皮肤出现异常。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湿疹,开了药,妈妈就送我去学校了。可上课时,我依然听不懂,甚至有些精神恍惚,感觉自己好像被困住了。我不敢和妈妈说,她从来看不到我的付出。可是,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


妈妈:她还可以更优秀

瑶瑶爸爸是重点大学的高才生,我毕业于一所普通大学。瑶瑶出生后,考虑到她爸爸的收入和晋升空间等都远超过我,且他一个人赚钱足够支撑我们过很好的生活,我决定全职带娃。

对于瑶瑶,我付出了很多。瑶瑶刚上幼儿园时,我盯着她背唐诗。一开始,她背不下来,经过罚站、打手板后,她背得越来越好。瑶瑶上小学后,每天预习多少、刷多少题等,我都安排得妥妥帖帖。在我看来,准备这么充足,考一百分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没能做到,会批评她,并叮嘱她要努力做得更好。

瑶瑶很听话,我说什么,她就做什么。整个小学阶段,瑶瑶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瑶瑶爸爸见女儿被我教育得如此优秀,很满意,也很放心,从来不过问。只要瑶瑶再努努力,将来一定会更优秀,过上很好的生活,真想不明白她为什么会抑郁。


解决:情感比成绩重要

我单独邀请瑶瑶妈妈走进咨询室,跟她说明孩子的状况,表示未来的工作会以减压为主,但需要家长配合。瑶瑶妈妈立刻点头答应:“瑶瑶很聪明也很努力,只要身体调整过来,她一定会比之前更优秀。”

我意识到,瑶瑶妈妈并没有明白孩子“为什么”抑郁,以及抑郁对孩子的影响。于是,我决定说得更明确些:“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但我们需要看到智力因素对成绩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只要努力,成绩就一定好。我们不否认努力的作用,但忽略了智力因素,所有努力都是徒劳的。”

对此,瑶瑶妈妈很不解:“她爸毕业于‘双一流’大学,我的学校也不差,我们孩子的智商不至于只能上职高吧。”“智商除了遗传因素,还有概率问题,父母的智商越高,子女超越父母的概率越低。”

为了便于瑶瑶妈妈理解,我进一步分析了瑶瑶的情况。瑶瑶小学成绩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长的强迫复习和巩固。到了初中,情况发生了变化。上初一时,瑶瑶可以通过努力勉强跟上进度;但到了初二,仅通过努力,她根本无法做到。于是,瑶瑶开始自我怀疑,最后陷入深深的绝望。湿疹等是躯体反应,心理层面则出现了焦虑和抑郁。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接纳孩子的平凡,卸掉压在她身上的负担。”“我大概理解了,但还是接受不了。而且,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如果不能考个好大学,将来怎么办啊!”瑶瑶妈妈开始哽咽起来。

很多人都以为只有高学历,才能有好生活。瑶瑶爸爸的实际经验恰好“验证”了这一观点。所以,瑶瑶妈妈很自然地有了一个教育目标:督促女儿好好学习,将来考名校。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人人都可以过上好生活。“如果瑶瑶不是学习的料,咱们要及时更换赛道。现在,瑶瑶只是有躯体化症状和中轻度的情绪问题,如果父母再继续执着于逼她学习,后果可能是这个家承受不了的。”

瑶瑶妈妈叹了口气,说道:“老师,虽然我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但作为妈妈,我确实失职了。只要孩子健康快乐,比什么都重要!”“是的,理解到这些就很了不起了。接下来,咱们要学习如何和孩子进行情感沟通。”

听我这么说,瑶瑶妈妈有些不明白:“我觉得我们的沟通还不错啊!”瑶瑶妈妈所说的沟通更多是聊孩子的成绩,但从来没有看到孩子的内心发生了什么,也没有感受到她的心理困境。“除了成绩,瑶瑶的世界没有人看见。在一个没有情感联结的空间,她变得孤独无依。因此,我们要学的是跟孩子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瑶瑶妈妈若有所思:“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在想想,她好像确实不怎么跟我说心里话。”

觉察是改变的开始,接下来便是怎么做。有效的情感沟通包含三个要素:在某个事件或情境下,关注自己,联结他人。具体怎么做呢?看到孩子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感受;结合事件表达对孩子的态度,以及自己的想法。

为了便于瑶瑶妈妈操作,我举了个例子。回到家,看到瑶瑶正在写作业,结果怎么也写不出来,怎么办?可以这么说:“瑶瑶在写作业呀。妈妈看到你紧皱眉头,怎么啦?是题不会做,还是在学校受了委屈?”瑶瑶可能会给予回应,也可能不会。因为妈妈突然改变沟通模式,她有些不适应。不要担心,经常这样沟通,她会慢慢相信妈妈,逐渐说出心里话。

假设瑶瑶回答作业题不会做,妈妈可以说:“这样呀,那妈妈就没有那么担心你了。”通过这句话转移焦点,即我关注的是你,不是学习。然后继续说:“刚刚妈妈看到你皱着眉头很担心,怕你遇到了什么难事或不开心的事。”

等孩子说完,妈妈可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支持:“妈妈看到你在努力就已经很满足了。同时我也知道,你期待自己可以更进一步,妈妈支持你。遇到难题时,我们的目的是找到答案,对不对?来,放松一下,看看除了自己在这里较劲,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到答案。”跟孩子一起探索,鼓励她多说,而不是父母在说教。

一个月后,妈妈反馈瑶瑶开始愿意说出自己的感受。三个月后,瑶瑶的湿疹消失了。半年后复查时,瑶瑶的焦虑和抑郁已经没有明显的阳性指标,她终于可以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育儿   困境   孩子   情感   妈妈   努力   抑郁   父母   成绩   湿疹   爸爸   优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