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的北京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里挤满了背着帆布包的00后:先在电商平台把喜欢的IP周边加进购物车,再约朋友到线下打卡、抽盲盒、刷周边。同一拨人,一边是高频网购,一边是密集逛街——这不是简单的“从线上回流线下”,而更像是在新零售体系里重新分工:电商负责效率,商场负责体验,Z世代在两端之间自由切换。
Z世代们的周末:商场变成“第二社交场”
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自2023年底亮相后迅速成了Z世代的打卡点。有媒体记者在现场看到,二次元商店、潮玩盲盒、国潮快闪店沿着动线排开,“我们几乎每周末都来买IP周边”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商场方面坦言,通过集中引入国潮品牌、二次元、独立主理人店铺,“打碎”传统百货的橱窗格局后,今年客流和销售额都出现了明显上升。
对这类“爆改商场”来说,年轻人不只是来“买东西”,而是完成一套社交流程:线下打卡热门IP、参与限定活动,在社交平台发一条内容,再顺手把电商购物车里的清单补完。商场承担的是把电商页面上那些兴趣标签,变成可逛、可拍、可社交的空间。
在Z世代眼里,商场更像一个可以“刷存在感”的公共客厅。能提供密集IP和好看场景的商场,才有可能留住他们,单靠折扣不行了。
数据里的反差:百货下滑、电商走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79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全国网上零售额约15.52万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约13.08万亿元,同比增长6.5%,占社零总额的比重达到26.8%。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持续放量,“点一点送到家”成了很多家庭的默认选项。
与此同时,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统计,2024年限额以上零售单位中,便利店、专业店、超市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4.7%、4.2%、2.7%,而百货店和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则分别下降2.4%和0.4%。传统百货仍在承压,但包括北京喜悦在内的“爆改商场”,却在这一组数字里拉出了一条向上的折线。
因此,“00后重返商场”并不意味着线下整体大反攻,而是一场结构性重组:只有当线下空间与电商、内容平台形成合力时,年轻人才会觉得“有必要亲自去一趟”。
电商不是对手:线上补给,线下讲故事
围绕“双十一”的消费行为调研显示,Z世代参与度和预算近年持续上升,文化消费、IP相关产品在购物清单中的占比越来越高。
同一位年轻人,一边在直播间“熬夜蹲价”、在不同平台之间比价凑单;另一边,会专门为一个展览、一家IP主题店或者一场快闪,从近郊坐地铁到市中心。“线上买的是效率,线下买的是故事”在Z世代身上变得具体可感——日常高频刚需交给电商,承载身份认同和圈层归属感的消费,则更愿意在线下完成。
对品牌来说,这种分工不是“被迫妥协”,而是新的放大器:新品先在电商完成预售和种草,用直播和算法筛选目标人群。真正的“出圈时刻”,则安排在线下——在商场搭一个装置、办一场联名活动,让KOL和粉丝围绕同一个IP制造话题。
从“导流”到“共建”:一笔生意如何被拆开来赚
新零售的关键,是承认消费者决策已经从“先看广告—再进商场”变成一个循环的网状路径:短视频种草、电商比价下单、线下体验打卡、再回到线上分享与复购。谁也很难独占这条链路,只能学会在同一笔生意里拆分收益。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解读文章显示,2024年限额以上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9%,其中以品质和体验见长的仓储会员店保持两位数增长,开展即时零售较多的便利店零售额增长4.7%。 多份面向消费行业的数字化研究也在强调:线上线下不是对立,而是需要打通数据系统。有机构在对中国消费者的调研中发现,品牌通过AI和大数据提高推荐精度、打通不同触点的数据后,电商平台的推荐准确率明显提升,用户对“AI+电商”的接受度也在快速提高。
对商场而言,如果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地点”,很快就会被淹没。如果能通过小程序、会员体系、场内Wi-Fi等工具,把线下行为数据与电商平台打通,就有机会在“全域经营”的框架下,与平台和品牌按数据和贡献重新分账。
所谓“重返商场”,其实是电商基础上的升级
把时间线往前拉十年,可以看到一个熟悉的循环:先是电商用低价和便利,把传统百货的优势一层层剥掉;随后,新零售概念登场,尝试用“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等模式修补线下;现在,当喜悦这样的项目挤满00后时,线下商场反而成了电商时代更高阶的一层界面——不再只是“买东西的地方”,而是把电商页面上的标签变成可逛、可拍、可社交的“三维版”。
从这个意义上讲,“Z世代重返商场”与其说是回到过去,不如说是把电商打下的基础升级成一种更丰富的生活方式:日常刚需和价格敏感型消费继续在电商上完成,涉及身份、社交和记忆的消费,则在商场、街区、展览和线下活动中找到归属。挑战在于如何在这代年轻人身上形成一套可持续的分工——既不浪费任何一次点击,也不浪费任何一次“出门逛街”的冲动。
中国网电商中国综合,部分素材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及此前报道。
编辑:ST
联系邮箱:ds@china.com.cn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