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钟表滴答。59岁的杨阿姨又一次在床上辗转反侧,任凭枕边的丈夫已经鼾声如雷,自己却怎么也睡不踏实。她的失眠来得莫名其妙:明明白天并不怎么焦虑,晚上却常常到了一点还大睁着双眼,看天花板数羊。那天夜里,她忽然想起孙女的一个小游戏——把小脚丫偷偷从被窝里伸出来,她索性也试了一下。没想到,居然很快就有了困意,一觉醒来头脑还格外清爽。杨阿姨十分纳闷:“难道,把脚露在外面睡觉,真的能助眠?”这个看似“搞怪”的小习惯,近来还上了热搜。有人说是迷信,有人说是新发现的健康法。甚至有医生提出,这个现象背后,或许还暗藏了“肝”的玄机。为什么这一不起眼的小动作,会和失眠、肝功能产生联系?又有哪些人不适合尝试?今晚我们就来一起揭开这个睡眠冷知识的真相。
“把脚露在外面睡觉”,真的有科学道理吗?
也许你并不陌生——困得不行的时候,下意识地伸出一只脚,忽然觉得舒服多了,仿佛整个身体都松弛下来。这一点不仅被普通人感知,甚至登上了医学研究的议程。西班牙《国家报》曾援引专家观点指出,脚部散热在调节人体入睡速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原理其实并不复杂:脚是人体血管最丰富的“第二心脏”,夜里通过脚部加速散热,可以帮助身体降温,而人体体温略微下降,更容易产生困意。著名神经科学家马修·沃克博士在专著《为什么我们需要睡觉》中也曾指出,适当的室温稍低、有利于降温的环境,是获得高质量睡眠的重要条件。
当脚缩在被窝里,被褥温度过高,体温很难及时“回落”,反而让人越来越清醒。而将部分脚掌伸出被子,皮肤能够直接散热,这就像给大脑打了个“休息令”,信号一到,人就容易进入深度睡眠。广东省中医院的范宇鹏医生也表示,脚部散热对夜间代谢效率、神经调节具有良性作用。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增加,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调节能力下降,通过这种简单物理方式辅助入眠,反而比频繁依赖安眠药来得更健康。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这个做法。体质偏寒的女性和关节炎、风湿患者,则需以脚部保暖为主,避免寒气入侵,加重症状。但对经常失眠、夜里燥热、翻来覆去休息不好的人,这个“伸脚入梦”的小方法,却被越来越多医生推荐为安全、无副作用的助眠选择。
为什么失眠总找上门?小脚丫背后,其实“肝”在呼救
这样一个跟脚有关的睡眠话题,为什么医生会强调“经常失眠或与肝有关”?这就不得不说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结合视角。你可曾发现,很多人在夜里失眠,尤其是凌晨1点到3点最难熬?这段时间正是“肝经当令”。中医讲“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血”。夜间,人体血液大量回流肝脏完成代谢和自我修复。如果肝脏负担较重(比如有脂肪肝、经常熬夜、情绪郁结、长期饮酒等),血液回流受阻,就会直接影响到睡眠质量。
湖北省武汉市第五医院的郝亚明医师表示,肝火过旺或调节失常,是中老年人夜间失眠的重要诱因。它通常有四种表现:翻来覆去睡不着,深夜无法入睡,尤其是思虑多时加重,正对应肝火亢盛;半夜容易醒来,常在凌晨突然清醒,再难入眠,提示肝脏代谢、排毒受影响;多梦频醒,整夜做梦不断,难以进入深度睡眠,属于“心神不宁”之象,但肝火和心神协同调控;口干舌燥,夜间和清晨咽干、口苦,也是肝火偏盛的外在表现。
研究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失眠率已高达40%,肝脏问题、代谢障碍成为背后的“隐形杀手”。而合理通过脚部散热、身体降温,不仅有助于快速入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脏夜间的能量消耗,有助于肝血回流、提升肝脏自我修复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医学专家建议,频繁失眠、夜间易躁热的人群可以适当“把脚露在被子外”调理睡眠——这是顺应身体自我调节的小诀窍。
睡觉质量是健康晴雨表,4个信号预示着你的机体够硬朗
在失眠问题困扰下,或许你更想知道,怎样算“健康睡眠”?医疗界认为,如果你在夜里具备以下4个表现,恭喜你,身体机能和肝脏健康大概率都没大问题:呼吸顺畅,心脏功能良好。睡觉时呼吸平稳、无气短、胸闷,表明心脏供血供氧无障碍,循环系统运行强健;夜间不起夜或偶尔1次,肾脏代谢能力好。肾脏可“夜休”,过滤过程平稳,说明肾、泌尿系统健康;脚不抽筋,腰椎和神经健康。夜间不常抽筋,表明神经、肌肉和电解质平衡保持良好;不单侧流口水,血管通畅、神经无疾。成年人忽然夜里往一侧流口水,警惕脑血管隐患,正常情况一般不会发生。而如果你常年或阶段性困扰于失眠、夜里多尿、频繁抽筋、单侧流口水等,建议及早去医院排查相关慢病、心血管或神经系统疾病。
失眠难入眠怎么办?医生支招这样做,晚上睡得香
除了“露脚助眠”外,如果你经常睡不好,不必“躺平认命”,科学生活细节能帮你改善状态。
保持每晚7-8小时的规律作息。美国心脏协会指出,中老年人每天睡够7-8小时,不仅失眠少、记忆力保持好,还能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
每天固定上床与起床时间,建立生物钟。研究发现,睡眠时间规律者深度睡眠比例高出随机作息人群12.6%。
睡前做些放松身心的事情:如阅读、冥想、听舒缓音乐,避免在床上玩手机或长时间盯电子设备屏幕(光刺激会延迟褪黑素分泌,使入睡变慢)。
保持睡眠环境舒适安静。卧室温度控制在18-24℃之间效果最佳,适当通风,让空气新鲜流通。
选择合适睡姿。多数学者建议侧卧/仰卧为宜,避免趴睡;可用枕头垫于双膝下,减少腰椎受力,提升舒适度。
平衡饮食、适当锻炼。晚饭避免油腻易胀食物,睡前3小时内不宜进食,白天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利于消耗精力、促进良性疲劳。
关注肝脏健康。如有慢性肝病、频繁饱胀、黄疸等不适,及时到医院专业面诊。情绪调节同样重要,肝喜舒畅,长期抑郁会伤肝。
健康睡眠不是“技艺”,是对身体的温柔呵护。
生理学家提醒,长期睡眠不好,不仅情绪受影响,注意力下降,更可能累及免疫力、心血管健康、肝脏修复、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不妨今晚试试,把小脚丫放心大胆地露出被窝,给自己也给身体一个缓冲和自愈的机会。如果调整后依然无法解决失眠,或者伴有心慌、抽筋、夜里多尿等异常,一定要尽早前往正规医院请专科医生细致评估,早发现、早调理,远离“睡不着”的隐形风险。健康其实就藏在生活的小细节里——迈出一点点改变,也许收获一个安稳的好梦。
注: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2017-2023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 3.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睡眠与慢病风险关系研究》 4.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5. 《中医肝脏与睡眠障碍机制分析》 6. 《中华神经科杂志》 7. 《北京协和医院睡眠健康科普讲座》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