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风光
抗战时期,湖南省政府六次迁徙简史。回顾历史,让人难忘!
抗战时期,湖南省内人民团结一心,对日寇入侵做出了艰苦卓绝的抵抗和斗争,同时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四次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常德保卫战等等会战名垂青史。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全省力量以及团结外部支援力量,当时的湖南省政府进行了五次迁徙。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交通不便,运输困难,每一次迁徙都是对参与的人们一次不小的考验。
由于历史久远,这些事情都已经被许多人忘记了,因此,我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五次湖南省政府的迁徙历史。
沅陵县风光
一、最先迁徙地是沅陵县
1938年11月13日,首批人员乘四辆大卡车开始撤离长沙,次日省直机关2000余人大部分走水路经过洞庭湖沿沅江至沅陵。此后陆续有不少人通过各种交通工具或者步行抵达沅陵。
大家到达沅陵以后,湖南省政府在“鹤鸣山书院”,今沅陵一中内恢复办公,一直持续到到1939年5月。
耒阳市风光
二、驻地时间最长的是耒阳
1939年5月,因为形势严峻,当时的湖南省政府迁往耒阳,驻地为杜陵书院,今耒阳市一中内恢复办公,直到1944年7月撤离。
三、紧急迁往蓝山县
由于1944年八月衡阳保卫战结束以后衡阳沦陷,日寇兵锋直指耒阳,为了避免不利局面,当时的湖南省政府提前于当年七月迁往蓝山县,驻扎在今塔峰镇古城村林氏宗祠。12月,湖南省政府再次迁徙,在蓝山停留办公仅5个月而已。
蓝山县风光
四、四迁嘉禾
由于日寇一直在做垂死挣扎,集中兵力猛攻湘桂,虽是强弩之末,但是不可小觑。湘南地区战场形势严峻,当时的湖南省政府再次迁徙于1944年12月迁至嘉禾,驻地为珠泉亭书院,今嘉禾一中旧址内,部分机构设于县城文庙里。
五、第五次迁徙至临武县
1945年3月,湖南省政府又从嘉禾向临武迁徙,驻地为韩张书院,今临武县二中内。
常宁市风光
六、再回沅陵
1945年6月,雪峰山会战取得胜利,当时的湖南省政府又从临武迁回沅陵,依然选择鹤鸣山书院作为办公地。日寇投降以后,当时的湖南省开始启动回迁长沙的工作,1946年1月,湖南省政府在长沙正式恢复办公。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许多学校也跟着搬迁。如湖南私立广益中学,今湖南师大附中的前身就于1938年南迁至今常宁市柏坊镇太平村尹家祠堂旧址内办学,直到1944年常宁保卫战结束以后才被迫迁到蓝山县。
如今,当年常宁境内的广益中学旧址已经修缮一新,成为常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湖南师大附中的学子不断前往常宁寻根,追忆当年的峥嵘岁月!
常宁市风光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