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播剧《长安的荔枝》引发广泛讨论。
剧中,为将新鲜荔枝从岭南运到长安,荔枝使李善德经历重重困难。
四川网友忍不住“支招”,从蜀地走荔枝道运过去多好,路程能缩短大半!
据记载,荔枝道是唐天宝年间因杨贵妃喜食荔枝而修建的运送荔枝的道路,一般指由重庆涪陵经通州、洋州由子午谷运送至长安的驿道,全长1000多公里。
当时,史坝水驿(今合江县白米镇)是合江荔枝外运总站,全县的荔枝从史坝水驿出发,经白沙、江津、重庆、长寿,日夜兼程到达涪陵荔枝专驿,然后经荔枝道送到长安。水路与驿道结合,仅四五日就能将荔枝送达长安,较岭南路线缩短近半时间。
泸州合江是“中国晚熟荔枝之乡”,其产量、面积常年占四川省总量的九成以上,堪称四川荔枝的代表。早在2015年,合江荔枝面积就已达到30.6万亩。目前,荔枝投产面积已超70%。
2024年,合江荔枝产量约5000万公斤,产值25亿元以上,出口约100吨。在冷链技术与电商平台的加持下,合江荔枝走出四川、走向世界,成为当地助力群众增收致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特色产业。
如何辨别合江荔枝和外地荔枝?合江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孔令灵介绍了”一看二捏三吃“的方法。一看品种,现在上市的是大红袍、妃子笑等早熟品种,果皮干燥,颜色鲜艳。二捏,合江荔枝捏起来有点硬度,带有一定的弹性。三吃,合江荔枝吃起来的口感是甜中带酸,清香浓郁的多重口感,不像外地荔枝就是纯甜。
2025年7月10日,合江荔枝正式开市,御庭华府、美荔城、之溪街、马街桥头四大交易点同步开启,鲜红饱满的荔枝摆满摊位,吸引了众多市民与客商前来采购。
在马街桥头交易点,整齐划一的摊位上摆满了绛纱兰、妃子笑等优质品种,果农们正忙着分拣装箱,不少外地客商现场验货下单。
此外,合江还将荔枝文化和旅游结合,打造合江荔枝生态旅游节(即荔枝节),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合江。荔枝节发展至今已经举办了33届,涵盖吃、喝、玩、游、购、娱等活动,看表演、逛展区、吃荔枝……让游客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
唐朝的女诗人薛涛一首诗里,就清清楚楚地提到了嘉州荔枝。
她写的是:“传闻象郡隔南荒,绛实丰肌不可忘。近有青衣连楚水,素浆还得类琼浆。”
在美丽的乐山市市中区,“三江七河”连绵不绝的流水,孕育了市中区这片富饶的土地,长成了极富盛名的“嘉州荔枝”。
嘉州荔枝是市中区名果之首,种植历史悠久,迄今已有2000多年,现存千年古荔枝树12棵、百年古荔枝树429棵,是我国最北端最晚熟的荔枝产品代表,有妃子笑、大红袍、桂味、糯米糍等多种品种,具有肉质脆爽、口感滑嫩、清香、核小、微酸的独特品质。
嘉州荔枝中最为出名的则是“官荔枝”和“碓窝荔枝”。相传,“官荔枝”的由来是因为当年杨贵妃坐船经过市中区荔枝湾,上岸品尝荔枝后连声称赞。自此,荔枝湾荔枝被作为贡品,每年由府(州)派人在树下设立公案,监督采摘,并指定专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宋代的吴炯撰在《五总志》中也提到:“嘉州岁贡荔枝、红桑等物”,可见嘉州荔枝在早期确实是皇家贡品。
如今的乐山市中区悦来镇还矗立着一棵千年古树“官荔枝”,它生长的地方被规划建成千年荔枝林,成为外地游客了解荔枝的文化窗口。
作为全国最北端的高品质荔枝产业园,悦来镇围绕荔枝产业,逐步扩大种植规模,改良荔枝品种,成功树立起“嘉州荔枝”的品牌形象,并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和全国亚热带作物科技示范园区。目前悦来镇荔枝种植规模达10000余亩,成功打造集采摘体验、休闲娱乐、餐饮消费与户外运动为一体的一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了农民富、乡村美、产业兴的良好发展局面。
四川宜宾叙州区荔枝、桂圆种植历史悠久,拥有数十株优质百年荔枝母本树。其中位于荔枝沟的两株古荔枝树,经考证有1500余年历史。叙州区荔枝主栽品种有大红袍、黛绿、妃子笑等,成熟期从7月中旬持续至8月中旬。叙州荔枝果实中等大小、果形整齐、皮薄肉厚、细嫩化渣,味甜微酸。
目前,宜宾叙州区有20株列入“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系统”的古荔枝树,荔枝种植面积达到2万余亩,年产量超过6000吨,综合产值高达1.5亿元。
宜宾市叙州区樟海镇,气候独特、土壤肥沃,素有“荔枝之乡”和“北半球最晚熟荔枝基地”的美誉。
樟海镇大塔片区连片集中种植荔枝1.5万余亩,主栽大红袍、带绿、妃子笑等品种,2024年产量5500余吨,综合产值1.1亿元。据了解,今年大塔荔枝预计产量7000吨,综合产值1.6亿元。
每年七月,大塔荔枝飘香时,这里会举办荔枝节活动。
2024年, 宜宾第十一届•叙州荔枝季活动开幕现场举行了农特产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达成每年300吨、价值约600万元的荔枝战略合作协议,以及价值约1500万元的农副产品线上销售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叙州区将以“果旅融合、提质增效”为目标,继续优化品种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全力打造优质晚熟荔枝产业融合示范区。
攀枝花地处金沙大峡谷,是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得益于充足的光热条件,当地荔枝是四川成熟最早的荔枝,一般来说,端午节后就可以采摘。
由于荔枝树的种植与维护需要更多水分,目前,攀枝花形成规模的荔枝种植主要集中在盐边县红格镇昔格达村。
昔格达村的荔枝种植历史并不长,基本是从1990年后才开始尝试,村民们从外地引进了大红袍、妃子笑等优质品种。
好在昔格达村水利基础设施完善,能充分满足荔枝树生长所需的水分,为荔枝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2025年,当地荔枝种植面积为300余亩,有妃子笑、桂味、带绿、糯米糍等多个品种,预计产量约为75万斤。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苏东坡归家服丧期间,曾与友人一起在家中栽下荔枝树,并相约,待荔枝红了,他便回家。
谁曾想,荔枝树在家乡守望千年,但它的主人一去不回。
这棵荔枝树历经千年后枯亡。
为纪念苏东坡,2007年,三苏祠又在原址栽种了一棵,难得的是,这棵荔枝树经过10余年的精心呵护,在原本气候环境并不适合的眉山,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有趣的是,每到荔枝成熟的季节,苏宅丹荔都会被松鼠们频频光顾。从2019年开始,松鼠就多了起来。三苏祠工作人员李德友说,松鼠喜欢吃得很,也不好惊扰它们,只有任由它们吃。
在眉山松江镇的华藏寺内,这个苏东坡曾经的读书地,也有一棵树龄900余年的宋荔。
眉山市东坡区松江镇华藏寺中的荔枝树
它再次枝繁叶茂,亭亭如盖,累累红果压弯枝头,今夏收获红荔约200斤。
为了将东坡手植的这棵千年古荔所承载的文化与深情分享给更多人,让东坡文化浸润人心,从去年开始,华藏寺举办“品东坡荔”活动,与四方来客分享这凝聚千年文脉的珍果,并在古树下讲述苏东坡与这棵荔枝树的不解之缘。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