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右书林
近日,我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大使在联合国大会上谴责日本政府对琉球原住民,长期存在偏见和歧视,琉球主权归属未获国际法确认也再次被摆上台面。我们不妨回望百余年前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被吞并的王国和一位为国赴死的诗人。
光绪六年深秋,北京驿馆内的灯光昏黄,一名中年人伏案疾书,纸页上字字血泪:琉球国陈情通事林世功谨禀,为以一死泣请天恩,迅赐救主存国,以全臣节事……当时,琉球国王尚泰被押东京,王国覆灭,百姓受辱。林世功等人来到中国,为被日本吞并的琉球王国请命,四处奔走,上书总署、叩拜王公、遍投奏章,却都没有得到回应,万般无奈之下,林世功自杀殉国,留下了一封以死请愿的书信和两首绝命诗:
古来忠孝几人全,忧国思家已五年。
一死犹期存社稷,高堂专赖弟兄贤。
廿年定省半违亲,自认乾坤一罪人。
老泪忆儿双白发,又闻噩耗更伤神。
清朝官员也终于被他打动,叹到:“此诚忠臣也!实属可悯。”赐银将他安葬于北京郊外通州张家湾琉球国人墓园。后来,有关琉球的“分岛改约案”果然没有签署,但琉球最终也没能复国。

琉球图局部(西尾市岩濑文库)
林世功出身琉球士族,少年好学,入选为贡生,远赴北京国子监留学,受业于经学大家徐榦,又私淑清儒孙衣言。他的诗集《琉球诗录》存诗八十二首,吟咏中原风物,怀想海岛亲友,体格严谨而情意深挚。诗文中所见的林世功“平稳沉着,一反其激烈之行”,或许正因如此,他的死更显得决绝而悲壮:

《琉球诗录》
都门秋日
蓼虫不言辛,春蚕不知老。
客游多苦悲,未若还家好。
八月晓风寒,吹我庭边草。
岂伊庭草衰,三年嗟远道。
远道本怀归,欲归胡不早。
曷为歧路闲,耿耿伤怀抱。
腊月十五夜望月
天末年华暮,愁看皎月流。
寒光连积雪,素影忆清秋。
异地谁青眼,高堂已白头。
何时归故里,早慰倚闾愁。
拟杜工部《登楼》
落叶西风感远游,萧条残照上帘钩。
燕台秋色连关塞,蓟野云阴接驿楼。
万里身依天北极,三更梦落海东头。
恩波璧水深如此,肯为莼鲈动客愁。
园中雨霁
闲园芳草绿,春色雨初晴。
坐久梨花落,风前一蝶轻。
纳凉词
夜来新雨转回廊,乌帽青衫纳晚凉。
手执残书坐危石,流萤点点度高墙。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