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已至,各地气温渐渐转凉,而自立秋以来,奶茶消费却持续升温,"秋天第一杯奶茶"的话题再次成为茶饮和外卖消费市场的焦点。这一从2020年开始兴起的活动,经过多年发展,已然成为立秋时节茶饮行业和外卖行业的固定营销节点,即便历经数载,其市场活力依旧强劲。透过"秋天第一杯奶茶"这一现象,我们能看到哪些值得关注的市场趋势呢?
"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火热,其实是新茶饮行业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艾媒咨询的相关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大约达到3547亿元,较上年增长6.4%,预计到2028年有望突破4000亿元。而天眼查专业版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我国新茶饮相关企业已超过30.4万家,仅2025年就新增了1.5万余家。
从城市里各式各样的门店,到丰富多样的风味口感,再到社交平台上的打卡分享,新茶饮能不断"出圈",背后有着不少"秘籍"。
在口味上,新茶饮在保留茶底原有香气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新的配料和口味,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就拿今年立秋来说,全国有超过100家茶饮品牌推出了新品,其中不少都融入了桂花等应季味道。
包装方面,新茶饮凭借高颜值的设计以及定制化的跨界联名,精准抓住了年轻群体喜欢拍照打卡、在社交平台分享生活的心理。今年立秋期间,某茶饮品牌推出的颜色亮眼的色彩杯,就成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同时,新茶饮品牌还善于运用营销手段,通过打造特色IP或举办各类活动来吸引更多客流。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从2020年兴起后,多年来热度一直没减,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给一杯普通的饮品赋予了浓厚的情绪价值。
"秋天第一杯奶茶"是人们对生活仪式感的追求。大家都希望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那些特别的、充满仪式感的瞬间,而"秋天第一杯奶茶"正好满足了这种心理。就像有网友留言说:"花二十元买杯奶茶,其实买的是季节更替时的那份'小确幸'。”此外,它也是情感表达的一种载体。点一杯奶茶如今已成为年轻人社交和传递情感的新潮流,在季节变换时送上的这一杯,更包含了一份惦念与关怀。
"秋天第一杯奶茶"的持续火热,反映出我国消费者越来越看重情绪消费这一大趋势。复旦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24)》中提出了"情价比消费"的概念,意思是青年的消费行为不仅会考虑商品本身的性价比,还会重视其能带来的情绪价值。
情绪消费的驱动力来自高度的情感共鸣,它能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年轻一代成长在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对他们而言,消费品早已不只是具备实用功能,还逐渐成为塑造个人形象、表达情感的媒介。
情绪消费代表着当前一类极具潜力的消费升级方向,它不仅推动了演唱会经济、"谷子经济"等文旅产业的火爆,"情绪+"也为更多传统消费领域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秋天第一杯奶茶"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秋天第一杯奶茶"之后,各个行业该如何搭上"情绪+"的风口,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有一点必须清楚,抱着"赚快钱"的想法搞噱头、博眼球是行不通的,只有精准把握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推出有人文内核和情感内涵的产品与服务,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不过,在"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热潮中,我们也需要保持理性的审视。
这一现象的火爆,给商家带来了巨大的运营压力,社交媒体上既有"晒单"的热闹,也有不少"吐槽"的声音。很多消费者反映,自己的奶茶订单出现了严重超时的情况,有位网友就说,看电影前点的奶茶外卖,直到电影结束后才送到。
还有部分消费者可能因为跟风而过度消费,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其实,一杯奶茶只是迎接秋天的"可选项",并非"必选项"。
另外,消费者也要注意,很多奶茶的含糖量较高,饮用时需要适量。除此之外,商家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绝不能忽视产品质量和环保问题,要坚决避免过度包装,防止陷入不良竞争。
"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火爆背后,既有消费者的需求升级,也有商家的产品创新,供需双方的共同作用,激发了消费市场的巨大活力和潜力。在热潮中总结经验、剔除"泡沫",让季节限定的热度更好地转化为滋养行业长远发展的持久力量,才是更为重要的。
来源:央视新闻
更新时间:2025-08-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