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国庆节!从"帝王专属" 到如今举国欢庆,背后故事太燃了

提到国庆节,每个人都知道 10 月 1 日要放假、看庆典,但你知道 “国庆” 一词最早是给皇帝用的吗?从古代帝王的专属仪式,到如今亿万国人共同的节日,国庆节的演变藏着太多你不知道的细节。

一、“国庆” 不是现代词!最早在西晋就已出现

很多人以为 “国庆” 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有的说法,其实早在 1700 多年前的西晋,这个词就已经存在了。

西晋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中写下 “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这是 “国庆” 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不过在封建时代,“国庆” 和普通百姓没半点关系,当时国家最大的喜庆事,就是帝王登基、过生日,所以古代的 “国庆”,其实是皇帝的 “专属纪念日”。

二、10 月 1 日成国庆日,并非 “一开始就定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的开国大典,让亿万国人记住了这个神圣的日子,但很少有人知道,最初的 “开国盛典” 时间并非 10 月 1 日。

一开始计划的开国大典时间是 1949 年 9 月 21 日,后来经过讨论,毛主席提议将 10 月 1 日定为国庆日,最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庆日的决议》,正式确定每年 10 月 1 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从那以后,10 月 1 日不再是普通的一天,而是承载着民族独立、国家新生的重要纪念日。

三、70 多年庆典礼遇变迁,每一种形式都藏着时代印记

国庆节的庆祝方式,其实一直在跟着时代变,不同阶段的庆典,都折射着当时的国家状态。

  1. 1950-1959 年:阅兵成 “标配”,展大国军威
  2. 刚成立的新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示力量,这 10 年里,每年国庆都有大型庆典,阅兵式更是必不可少,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让国人热血沸腾,也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新生力量。
  3. 1960-1970 年:勤俭为上,取消阅兵搞游行
  4. 为响应 “勤俭建国” 的号召,这一时期的国庆不再搞大规模阅兵,改为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和群众游行,大家举着标语、喊着口号,用朴素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祝福。
  5. 1971-1983 年:游园联欢成主流,欢乐氛围拉满
  6. 这 13 年里,国庆庆祝更接地气,以游园联欢为主,公园成了欢乐的海洋,大家唱歌、跳舞、玩游戏,用轻松的方式度过国庆,展现出和平年代的幸福日常。
  7. 重要周年庆典:每一次都震撼世界
  8. 从 1984 年国庆 35 周年,到 1999 年 50 周年、2009 年 60 周年,再到 2019 年 70 周年,每逢重大周年,盛大的阅兵和群众游行都会如期而至。
  9. 从 “两弹一星” 到 “辽宁舰”,从 “蛟龙号” 到 “嫦

  1. 娥探月”,每一次庆典都像一部 “国家发展纪录片”,把中国的进步和成就展现在世界面前。

如今的国庆节,早已不只是一个假期,它是亿万国人的情感纽带,是对国家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国歌响彻大地,我们都知道:有国才有家,国富才能民强。

#国庆节的由来 #你不知道的国庆冷知识 #举国欢庆的背后 #祖国发展历程 #目光所致皆为华夏#国庆##国庆节##传统文化你知道多少##国庆我在岗##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历史   举国   国庆节   帝王   故事   国庆   国庆日   庆典   周年   西晋   国家   国人   世界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