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闷声发大财”,可有人偏不按常理来,非得高调炫富。
最近金融圈有两件事特别魔幻,一件是清华学霸吴舰在小红书晒2.2亿的收入,结果转头就被FBI给盯上了。
而另一个基金经理李丹,她管基金把用户的钱亏得一塌糊涂,却照样帮公司赚了三千多万的管理费,这俩的“迷惑操作”到底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
先说说华尔街那事,主角叫吴舰,学历硬得能砸死人:16岁就保送清华,后来又去美国康奈尔读了博士,进了华尔街的大公司Two Sigma。
按说凭这履历,好好干活也能拿高薪,可他偏要走“捷径”,公司让他研发新的投资模型,他倒好,偷偷改了个关键参数。
把 “去相关” 的数小数点往左挪了两位,等于把公司旧模型换了个壳,假装是自己搞出来的新东西。
就这么一招,他2022年一年就拿了2350.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8亿),比2018-2021 年前面四年加起来还多一倍。
赚了钱就飘了,他跑到小红书上晒工资单,还跟老婆说没人认识咱,这不纯属自欺欺人吗?结果公司一查就露馅了:他这操作让客户亏了1.6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33 亿),可公司旗下由高管和员工自己投资的基金,反倒赚了4.5亿美元,合着亏的都是外人,自己人稳赚不赔?
更讽刺的是,他用2022年的部分收入在纽约买了套豪宅,花了658.7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687.88万,小区里还有恒温泳池和 24 小时门卫。
结果现在呢?吴舰人已经不在美国了,面临电信诈骗、证券欺诈、洗钱三项重罪指控。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还同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他返还全部非法所得、交罚款,永久禁止他当投资顾问。
他买的那套豪宅也面临拍卖,从人人羡慕的金融精英,变成被起诉的对象,也就半年的功夫。
这边华尔街的戏还没唱完,国内也有个基金经理李丹翻了车。
她在国寿安保管基金,2016年2月到2024年2月管了8年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给投资者的总回报是- 7.77%,简单说就是用户投100块,最后连93块都拿不回来。
而且她单独管理这只基金的两个时间段,收益率分别是0.51%、-26.46%,后面那段直接亏了个底掉,严重拖了长期业绩。
按理说管成这样,早该不好意思了吧?可她倒好,2022年3月到2024年2月还偷偷搞“老鼠仓”:用自己关联人的“王某”证券账户先买股票,等基金再跟进,想赚差价。
结果水平太差,这波“老鼠仓”交易也亏了,属于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经典案例。
但猜猜结果怎么着?就算基金亏成这样,这八年里,她管理的这只基金照样给国寿安保基金赚了3908.59万管理费!
而且她在国寿安保期间还管过另外6只公募产品,2020年四季度管理规模一度超过20亿元,其中一只国寿安保裕祥偏债混合型基金,她2022年2月到2023年3月管的时候,回报也亏了8%。
最后监管罚了她60万,但跟3908.59万的管理费比,简直就是挠痒痒,公司还出来说这是她“个人行为”,可八年都没发现问题,这内控怕不是个摆设?
这俩事放一块,越想越不是滋味:不管是华尔街的学霸,还是国内的基金经理,好像都把赚钱的主意打到了客户身上,客户亏得越多,他们倒赚得越欢?
以后咱们普通人买基金、做投资可得好好考虑清楚了,本来投资找他们图的就是个省心靠谱,结果到头来让别人把自己的钱当成“提款机”,多不值当啊。
以后再看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金融精英,可得多留个心眼。
别光看他们晒的高薪、炫的学历,得看看他们到底有没有真本事,会不会把客户的钱当自己的钱来管。
金融圈的水再深,也得有个底线,总不能让老实人拿着辛苦钱投资,最后却成了别人豪宅、高薪的垫脚石吧?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