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出门不戴帽?医生再三提醒:想要少遭罪,这五点需谨记

每年一到冬天,医院急诊科就格外忙碌。不是感冒发烧的孩子,就是摔伤骨折的老人,甚至不少人是因为低温诱发心脑血管问题入院的。很多人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冬天随便出门、不戴帽子、不注意保暖,其实正是在“自讨苦吃”。

有医生说过,冬天就是个“考验生活习惯的季节”,谁大意了,身体可就不客气了。尤其是头部暴露在寒冷空气里,可能引发的问题可不少,别以为只是冷一冷,背后还有不少风险藏着。

低温会让血管迅速收缩,头部又是血管和神经分布密集的区域,一旦受寒,极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偏头痛、面瘫,甚至中风的概率也会增加。而且对那些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寒冷环境可能是压垮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帽子虽然小,但在冬天却是一道重要的“安全防线”。但帽子这件事,说到底还只是冰山一角。冬天想要身体不受罪,得从全身的细节开始讲究,真不是靠“扛一扛”就能过去的。

全身保暖到位

天冷了,最直观的感受当然就是冷风嗖嗖。但冷的不只是皮肤,内部器官其实也会“冻伤”。研究指出,人在寒冷环境中,体表热量流失会加快,特别是四肢末端和头部,一旦保暖不到位,体温下降就很快。

有人会说自己穿得多,但不戴帽子、围巾,这等于头部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这样身体热量的流失速度会提升近30%。头部保暖不只是为了舒服,更是防止大脑因温度骤降引发血管收缩,造成供血不足。

有调查显示,在寒冷天气中,中老年人猝死风险明显升高。北京市疾控中心曾在一项流行病学研究中指出,冬季日均气温每下降1℃,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率就会上升2.8%。

不少医生提醒,气温骤降时,老年人清晨起床时如果不注意保暖,出门遛弯一圈,很可能发生心梗或脑出血。而这种情况,往往跟出门时穿得不够、尤其头部和颈部没有遮挡,有直接关系。身体感受到寒冷后,交感神经被激活,血压迅速升高,极易诱发意外。

出门时间要控制合理

除了穿衣保暖,出门的时间点也很关键。很多老年人喜欢一早起来就出门锻炼,认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可忽略了清晨时段气温是一天中最低的,空气中悬浮的污染颗粒也最多。这种时候锻炼不仅起不到好处,反而可能对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

专家建议,冬季户外活动应避开早晨六点到九点这段最冷的时间段。尤其对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应该选择中午前后气温稍高、阳光充足的时候出门,这样对身体刺激小一些。

注意防滑和安全行走

除了注意出门时间,走路时的安全也不能忽视。冬天地面容易结冰或者积雪,很多人图方便穿着不防滑的鞋子就出门,结果滑倒骨折的不在少数。特别是老人,骨质疏松的问题本就普遍,稍有不慎摔一下就可能是髋部骨折,甚至危及生命。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曾发布数据指出,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是导致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近60%发生在冬季。出门穿鞋必须讲究,鞋底要有抓地力,走路要稳,尽量避开光滑路段,能扶着就别硬撑。

合理饮食和水分

说到保暖,很多人会忽略吃饭和喝水对身体的影响。天气冷了,很多人变得不爱喝水,觉得不渴就不用喝,但其实冬季人体同样需要充足水分来维持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医学研究表明,冬天由于寒冷刺激,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如果水分摄入不足,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对老年人来说尤为危险。

而饮食方面也不能只靠大鱼大肉“补身体”,要注意食物的热量与营养搭配。多吃富含维生素C、E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对抗寒冷带来的身体负担。

适度运动和保持情绪稳定

还有很多人冬天一冷就“猫”在屋里不愿动,整天窝在被窝或者沙发上,觉得只要不出门就没事了。但不动也不代表健康。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代谢变慢、免疫力下降、情绪低落。

研究发现,冬季保持适度运动能有效提升身体御寒能力,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对心脑血管、骨骼健康有积极作用。不需要太剧烈,哪怕每天做点伸展、在室内快走20分钟,也比完全不动强。动起来,反而更暖和,整个人的状态也不一样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更容易被忽视但又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情绪。天气寒冷、白天时间短,再加上室外活动减少,冬季更容易让人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引发季节性情感障碍。

数据显示,患有冬季抑郁症的人群在寒冷地区的比例更高,女性比例又高于男性。情绪低落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使人更容易生病。

适当晒太阳、保持规律作息、保持社交活动,都是帮助调节情绪的好方法。别觉得自己只是“心情不好”,有时候身体的不舒服其实和心情脱不开关系。

总的来看,冬天并不是非得“冻”出问题才去注意。很多人其实是可以提前防护好,只是缺乏意识或者觉得“没事,不就冷点吗”。可身体不认这些“侥幸”,冷就是真的冷,伤害也是实打实的。

保暖这件事,要做得细致,尤其是头部、颈部、手脚这些关键部位;出门的时间别随意,选对时机比“坚持锻炼”更重要;走路别大意,安全第一;吃喝不能将就,水分营养都得管够;人不能懒,适度活动才能让身体更顺畅;情绪也要管控好,别让“坏心情”在冬天积压成病。

冬天出门戴不戴帽子这事,说到底不是风度问题,是健康问题。别把这季节当成“小事”,它可能在悄悄试探身体的底线。只要多花点心思,养成些小习惯,冬天其实也能过得暖和又安心。

别觉得这是多此一举,真正怕冷的不是天气,是身体抵抗力不够。人活一世,哪能不注意点?冷风吹头顶的时候,多想一步,多戴顶帽子,说不定就省了一场病。

参考文献:

[1]王建国, 李涛. 冬季寒冷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及防护措施[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2, 42(12): 1014-1018.
[2]张媛, 胡洋. 冬季气象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的影响[J]. 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8(3): 276-280.
[3]刘畅, 王磊. 跌倒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防控策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 42(7): 1164-1169.
[4]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5]何静. 冬季运动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 体育科技, 2023, 44(5): 84-86.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养生   冬天   医生   身体   保暖   寒冷   冬季   头部   情绪   戴帽子   中国   老年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