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当中美两国代表团在西班牙首都坐上谈判桌时,全世界的媒体都把镜头对准了那扇紧闭的大门。这是2025年的第四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谈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接下来全球市场的风向。
会谈从上午一直持续到傍晚,整整六个多小时。当美国财长贝森特面无表情地走出会议室时,等候已久的记者们一拥而上。他只是摆了摆手,眉头紧锁,扔下一句冷冰冰的“我们明天早晨会继续谈判”,就迅速钻进了车里。
看贝森特那张脸,就知道这天聊得不怎么样。这也不奇怪,毕竟就在谈判开始前不到48小时,美国商务部才刚把23家中国企业拉进了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一副准备在谈判桌上“先声夺人”的架势。而中方也没客气,几个小时后就宣布对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双方带着这股火药味进场,能谈出什么“春风和气”才怪了。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又是一场“硬碰硬”的消耗战时,一个谁都想不到的转折,在大洋彼岸发生了。
就在马德里谈判陷入僵局的同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他的社交媒体上发了一篇长文。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位总统向来是“美国第一”不离口,全世界都得听他的。可这篇长文的调子,却软得让人不敢相信。
他罕见地承认,美国在很多领域,已经落后了。
特朗普在文章里感慨万千地写道,美国曾经是世界的领导者,在造船、制造计算机、火车等许多行业都是领头羊。他甚至用了一个很具体的比喻:“过去我们一天能造一艘船,现在一年都造不出来一艘。” 他说,美国很多技术已经失传,很多东西自己都造不出来,反而要去向别的国家学习。
这还没完,他话锋一转,开始主动向外国公司示好,说“欢迎外国公司带着投资和专业技术来到美国,在美国的土地上,培养我们美国的工人”。他还信心满满地表示,只要美国人学会了,用不了多久就能做得比所有人都好。
这番话要是放在几年前,打死你我都不信是特朗普说的。他以前的剧本,不都是指责别国“偷走”了美国的工作和技术吗?怎么现在反过来,要请别人来“技术扶贫”了?很多美国网友都在评论区炸了锅,说“总统是不是账号被盗了?”“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特朗普吗?”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篇长文,我心里也犯嘀咕。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堂堂美国总统,怎么突然就“认怂”了?
但你把这篇长文和马德里那场剑拔弩张的谈判放在一起看,这事儿的味道就全出来了。
咱们先说说特朗普提到的造船业。他为什么偏偏拿这个说事?因为就在上周,美国国防部的一份内部报告被媒体曝光,报告里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海军的造舰能力已远远落后于中国,无论是速度还是成本,都被全面超越。 五角大楼甚至悲观地预测,如果不大规模改革,未来十年,美军在西太平洋的海上优势将不复存在。
特朗普这番话,表面上是在感慨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实际上,他每一个字都像是在隔空对着中国喊话。他提到的造船、计算机、火车,恰恰都是近十年来中国飞速发展的领域。他不是在反思自己,更像是在抱怨对手太强。
再看看他那个“欢迎外国公司来美投资培训工人”的提议,听着挺美好,可现实呢?美国的移民政策和技术壁垒,是出了名的严格。外国高科技公司想去美国开分部,从签证到安全审查,得扒掉几层皮。又有哪个国家的顶尖企业,会傻到把自己的核心技术,手把手地教给最强大的竞争对手?这根本就是一厢情愿。
所以,特朗普这篇长文,根本不是什么“幡然醒悟”,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示弱表演”。那问题就来了,他为什么要演这出戏?
答案,还得回到马德里那张谈判桌上。
特朗普政府心里跟明镜似的,光靠美国一家,想在贸易上彻底压倒中国,已经不现实了。就在这次谈判前,他曾多次向欧盟、G7甚至北约的盟友喊话,要求大家“团结一致”,对中国商品联合征收50%到100%的高额关税,想用“群狼战术”把中国逼到墙角。
结果呢?雷声大,雨点小。 欧洲国家各有各的算盘,德国的汽车、法国的农产品,都指望着中国市场。让他们为了美国的战略,牺牲自己的饭碗,谁也不傻。所以,不管特朗普怎么软硬兼施,盟友们嘴上应付几句,真要动手时,一个比一个会“拖延”。
“多国联军”的计划泡了汤,美国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上阵。可打了几年贸易战,结果怎么样?美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成本蹭蹭往上涨,从沃尔玛的日用品到亚马逊的电子产品,没一个不涨价的。而中国的出口数据呢,虽然有波动,但整体盘子稳得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反而大幅增长,早就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这种情况下,美国就尴尬了。硬打,打不赢,还容易伤到自己;软下来,又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国内的鹰派也不答应。
现在你再回头看特朗普那篇长文,是不是就品出点别的味道了?
他那番话,是说给三种人听的。
第一,是说给中国听的。 他在谈判前摆出一副“我已经认识到自己不足,愿意学习”的姿态,本质上是一种谈判策略。潜台词是:“你看,我都这么‘谦虚’了,你们是不是也该在某些问题上让让步?”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心理战,想用软化的姿态,换取实质性的利益。
第二,是说给美国国内民众听的。 贸易战打得民怨四起,他需要给选民一个交代。承认“落后”,把责任推给“过去的政策”,然后画一个“我们会学回来,然后超越所有人”的大饼,这既能安抚民众情绪,又能为自己接下来的任何谈判结果(无论是强硬还是妥协)都留足了后路。
第三,也是说给那些不肯合作的盟友听的。 他在告诉欧洲和日本:“看到没?老大我都承认自己不行了,你们再不跟我一起想办法,将来大家都没好果子吃。”这是一种变相的施压和“道德绑셔”。
所以说,马德里会场里,财长贝森特那张“冰块脸”,扮演的是“黑脸”,负责极限施压,寸土不让;而在社交媒体上,总统特朗普这篇长文,扮演的是“白脸”,负责缓和气氛,暗藏机锋。
这一硬一软,一推一拉,才是美国这次谈判的真实剧本。
可惜,中国早就不是几十年前那个别人给点脸色就手足无措的国家了。过去几年的交手,我们已经摸透了这套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制裁我的企业,我就调查你的芯片。你想在谈判桌上靠气势压人,我就用事实和数据跟你慢慢磨。
美财长贝森特走出谈判会场时的那副表情,说明他那个“黑脸”角色,在第一天的交锋里,显然没占到任何便宜。而特朗普隔空唱的“白脸”大戏,中方代表团估计连看都懒得看。
因为我们心里很清楚,国与国之间的博弈,看的不是谁的演技好,而是谁的底气足、谁的牌多、谁更能扛得住压力。
当中国的造船厂里,一艘艘巨轮和军舰像下饺子一样出坞时;当中国的自主芯片技术一步步突破封锁时;当中国的贸易伙伴遍布全球时——这种底气,是任何“长文”或“微妙态度”都无法撼动的。
马德里的谈判还在继续,最终结果如何,现在还不好说。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