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狂赚1780亿!急筹200亿AI基金,VC热钱为啥疯涌?

最近有个事儿挺炸——全球顶流VCA16z的募资文件不小心漏出来了,里面的数据看得人眼睛都直:

自2011年起,给LP(投资人)净赚了25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1780亿,光分出去的现金就有370亿美元(2630亿人民币)。

这事儿要是放在国内,简直不敢想。


之前投中嘉川有份报告,说国内一级市场里,也就25%的VC/PE能稳定跑赢沪深300,勉强追上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跟标普500比差远了。

就算放到美国市场,VC/PE也得把回报期拉到5-15年,才能勉强跑赢标普500,而且优势还不到2%。

可偏偏就是这么个“不确定性最高、赚钱最难”的行当,照样有热钱往里头冲,A16z这1780亿,就是最好的答案。

不过咱先别急着羡慕,得先搞清楚:这文件是真的吗?钱到底是怎么赚的?

文件是真的吗?

先说说文件的真实性,别到时候是个假消息白激动。

爆料的记者叫埃里克・纽科默,不是什么无名之辈

在彭博社干过6年,还是知名媒体TheInformation的第一个员工,后来自己开了新闻网站,经常跟A16z、红杉这些大机构的投资人对话,拿一手信息的本事是有的。

而且时间线也对得上:文件更新到2025年5月,之前2025年4月就有媒体说A16z在筹一个200亿美元的AI基金,想拉国际资本;

现在漏出来的文件里,“投资领域”头三个就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应用”“美国活力”,跟之前的消息严丝合缝。

所以这文件大概率是真的,不是编的。

1780亿咋赚的?

接下来就是核心问题:这1780亿是怎么赚出来的?

A16z是2009年成立的,2011年开始有项目退出赚钱,但真正的爆发点在2021年——这一年他们光退出就拿了151.43亿美元(1078亿人民币),直接把全行业甩在身后。

就说他们2012年设的第3期基金,到2021年退出期时,净投资倍数(TVPI)达到了9.4。

啥概念?国内那些能跑赢沪深300的top25%基金,10年TVPI也就2.2,差了快5倍。

2021年这波行情,说穿了就是“大放水”给的机会。那年全球央行都在印钱,VC/PE手里的钱多得没地方花,投项目、退项目都创下历史新高。

美国天使轮、种子轮项目的估值,比2020年涨了50%,欧洲也涨了30%;

中后期项目更夸张,估值直接翻倍,美国一年就出了340个独角兽,比过去5年加起来还多,其中75%的独角兽,都是按20倍以上PE硬推上去的。

虽然现在看,那时候的疯狂最后留了一地鸡毛,但对A16z这种玩早期投资的机构来说,就是“最好的时代”。

那年他们几个大退出案例,随便拎一个出来都够吓人的:

比如加密货币巨头Coinbase,上市前最后一轮估值80亿美元,一上市市值直接飙到860亿美元。

A16z是早期就进去的,A轮、B轮都投了,上市时手里的股份值97亿美元,这一把就赚翻了。

还有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上市前估值25亿美元,上市时382.6亿美元,不过A16z是成长期才投的,持股不到5%,赚得没Coinbase多,但也不少。

另外两个项目,云服务商DigitalOcean和开发者社区StackOverflow,也都是早期布局:DigitalOceanA轮就投了,上市前11.5亿估值,上市时44.8亿,股份值7.36亿;

StackOverflow2015年D轮领投,当时估值4.59亿,2021年被Prosus以18亿收购,也赚了不少。

当然A16z自己不怎么吹单个案例,反而强调一个数据:自成立以来,他们投出了56家独角兽,其中31家是在B轮之前投的,一半还在A轮之前。

2009到2024年这十几年里,没哪家VC能做到这地步,最接近的一家机构,比他们少了50%。

是真能耐还是撞大运?

这就有意思了——是A16z真的“技术好”,还是单纯“运气好”赶上了2021年的放水?

其实文件漏出来后,质疑声也不少,而且都挺有道理:

第一,A16z也没辙“穿越周期”。

2021年放水时赚得盆满钵满,2022年放水一停,退出回报就掉下来了,说明他们也得靠大环境吃饭。

第二,太依赖“超级项目”。

2021年那波收益,光Coinbase就贡献了一半,要是没这个项目,业绩能不能这么亮眼就不好说了。

而且他们在成熟商业模式的项目上,表现并不算好——比如生鲜配送独角兽Instacart,2021年跟红杉一起领投时估值390亿美元,2023年IPO时只剩110亿美元,直接缩水70%多,

这说明他们在“炒概念”(比如加密货币、Web3)上厉害,玩实在的商业模式反而差点意思。

第三,他们的“内容赋能”,看着更像“资本炒作”。

文件里专门提了,他们请了前谷歌高管玛吉特当首席媒体官,播客年下载量870万次,还自嘲是“靠风险投资赚钱的媒体公司”。

这话听着是赋能,本质上就是帮被投企业造势抬估值,赶上好时候能卖个高价,要是市场冷下来,这套就不那么管用了。

为啥急筹200亿AI基金?

不过话说回来,A16z也不傻,2025年4月急着筹200亿美元的AI基金,不是没原因的。

同期Carta出了份报告,把底给揭了:AI时代的公司成长快,但VC烧钱也快。

Carta统计了2715只基金,2017到2025年成立的都算上,现在剩下的钱不到35%。2021年之后成立的基金,钱花了90%;

2023年的基金,也花了快60%。更关键的是,新基金比老基金能赚——2023年的基金,募资后六个季度IRR(内部收益率)26.4%,比2022年的6.7%高太多;

2022年的基金,十个季度IRR17.8%,也比2021年的16.6%强。

这数据明摆着:AI赛道现在是风口,钱进去得快,才能赶上一波。A16z这时候筹大钱,就是赌“下一个2021年”要来了

毕竟2021年靠加密货币赚了一波,现在AI是最大的机会,不抓紧上车就晚了。

最后咱得说句实在的:A16z能赚1780亿,是本事,但也离不开运气。本事在于他们敢在早期重仓,还会用内容造势;运气在于赶上了2021年的放水,又踩中了加密货币、AI这些风口。

但普通人别看着眼红就往里冲。VC/PE这行,本来就是“少数人赚多数人的钱”,全球也就A16z、红杉这种顶流能稳定赚大钱,剩下的要么跑不赢指数,要么亏得底朝天。

国内那25%能跑赢沪深300的基金,已经是佼佼者了,跟A16z比还差得远。

所以这事儿的本质,就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极致体现:A16z赚的1780亿,是踩中时代风口、加上精准操作的结果;

而大多数VC/PE,其实就是在赌风口,赌对了吃肉,赌错了喝西北风。

对咱们来说,看看热闹就行,真要做资产配置,还是得想清楚——毕竟不是谁都有A16z的眼光和运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财经   基金   美元   文件   项目   独角兽   美国   红杉   风口   货币   媒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