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内4大重击!CPO板块迎“至暗时刻”?利空消息背后藏关键信号


曾因AI算力浪潮一路高歌的CPO(光电共封装)板块,近一周内接连遭遇利空消息“轰炸”。从大额订单终止到龙头遭压价,从大股东密集减持到海外技术封锁,多重压力下,这条年内最大涨幅超150%的科技主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信心考验。以下为你深度拆解一周内的核心利空事件及其影响。

一、订单“爆雷”:36.9亿大单泡汤,赛道信心受冲击

10月1日,海南华铁一纸公告引爆市场——公司此前高调宣称的36.9亿算力相关大单正式终止。这一订单曾被视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的重要信号,其骤然“黄了”不仅让投资者对海南华铁自身的订单获取能力与信息披露真实性产生强烈质疑,更引发了市场对整个算力产业链需求真实性的连锁担忧。

CPO作为算力数据中心的核心硬件环节,需求与下游算力项目直接挂钩。此次大额订单终止打破了市场对“算力需求持续刚性增长”的乐观预期,部分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CPO赛道的订单落地节奏,短期对板块情绪形成直接打击。

二、利润承压:英伟达压价超25%,1.6T光模块盈利空间缩水

如果说订单终止是“需求端预警”,那么龙头客户的压价则直接戳中了CPO企业的“利润痛点”。据行业消息,英伟达正针对1.6T光模块向供应商施压降价,目标将单价从1500美元左右压低至1100美元,降幅超25%,目前部分订单价格已降至1000-1100美元区间。

1.6T光模块是当前CPO企业的核心增量产品,也是未来两年盈利增长的关键支撑。对于国内以代工和组装为主的光模块企业而言,原材料成本占比居高不下,价格被压降至该区间后,毛利率可能缩水5-8个百分点。在行业竞争已趋激烈的背景下,头部企业的降价行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进一步压缩全行业的盈利空间。

三、信心动摇:两大龙头遭大股东减持,套现超64亿

更让市场紧张的是,CPO板块的“定海神针”出现动摇。近期,板块龙头中际旭创和新易盛相继披露减持公告:中际旭创控股股东减持套现23亿元,新易盛董事长更是减持1143万股,套现金额高达41.81亿元,两家企业合计减持套现超64亿元。

大股东作为最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群体,其密集减持行为被市场解读为“对短期估值的不认可”。在板块年内已积累高额涨幅的背景下,这一动作直接放大了投资者的获利了结情绪,导致资金加速流出,上周CPO板块整体跌幅已超5%。

四、技术围堵:博通构建生态壁垒,国内企业面临代差压力

海外技术领先带来的竞争压力,则为国内CPO企业的长期发展蒙上阴影。近期,博通第三代CPO技术顺利通过Meta百万小时无故障认证,其单通道速率已达200Gbps,远超当前行业主流水平,且第四代400Gbps技术研发已启动。

更值得警惕的是,博通正联合台积电、康宁等上下游企业构建开放生态,形成从芯片到封装的全链条技术优势。这意味着国内企业不仅面临单点技术差距,更可能遭遇“生态围堵”,若不能在下一代技术研发上实现突破,未来可能陷入“低端内卷、高端失守”的困境。

利空之下,赛道真的“凉了”?

尽管短期利空密集,但从行业基本面看,CPO板块的长期逻辑尚未逆转。华为预测未来10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下游需求仍在持续放量,甲骨文等企业的CPO采购量已同比增长3倍,国内芜湖“星际之门”数据中心等项目也将带来海量订单。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更需区分“短期情绪冲击”与“长期价值逻辑”:大股东减持更多影响短期流动性,英伟达压价倒逼企业加速成本控制与技术升级,而博通的技术领先反而凸显了国内自主创新的紧迫性。后续可重点关注具备核心芯片研发能力、绑定国内算力大客户的企业,这类企业更能抵御短期波动,把握长期成长机遇。

风险提示

CPO行业存在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下游需求释放延迟、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下滑等风险。本文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梳理,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财经   利空   板块   信号   时刻   关键   消息   企业   订单   技术   国内   行业   英伟   需求   下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