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英伟达财报
昨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风向标”英伟达公布了其三季度业绩报告,再次以远超市场预期的数据震撼了全球资本市场。其营收与利润的迅猛增长,尤其是数据中心业务的爆炸式表现,如同一剂强心针,直观地展示了当前AI需求的旺盛程度。这份成绩单不仅关乎一家公司的成败,更牵动着整个AI产业的神经,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国际机构如何看待这份答卷?喧嚣的“AI泡沫论”是否成立?我们的AI产业链又该如何行稳致远?
英伟达的财报公布后,主流国际投资机构的态度总体偏向积极,但其中也夹杂着审慎的思考。
看多派:以高盛、摩根士丹利为代表的机构认为,英伟达的业绩及其强劲的下一季度指引,充分证明了生成式AI所带来的基础设施投资浪潮是“真实且持续的”。他们认为,从云巨头到各类企业,对算力的需求才刚刚释放,英伟达凭借其在GPU(图形处理器)领域的绝对统治地位,已成为这场技术革命不可或缺的“军火商”。这份报告从基本面角度有力地论证了AI投资的底层逻辑——没有强大的算力支撑,一切上层应用都是空中楼阁。
审慎派:如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在认可短期增长动能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隐忧。他们的关注点在于:第一,需求的可持续性。当前的高增长是否部分源于客户对未来供应链紧张的“恐慌性备货”。第二,竞争格局的长期演变。尽管英伟达目前护城河极深,但竞争对手(如AMD、英特尔以及各大云厂商自研芯片)正在奋力追赶,未来市场竞争加剧是必然趋势。第三,客户集中度风险。财报显示,其大部分增长由少数几家大型云服务商贡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确定性。

图片来源:英伟达发布会
每当颠覆性技术出现,伴随其成长的“泡沫论”总是不绝于耳。当前的AI领域也不例外。对此,我们需要辩证看待。
首先,必须承认局部泡沫的存在。资本市场的特性决定了它总会跑在实体经济的前面。我们看到,一些仅凭AI概念、缺乏清晰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的初创公司获得了过高估值,这无疑是泡沫的体现。这种现象在每一轮技术革命初期(如互联网泡沫时期)都曾出现,它反映了资本的狂热与盲目性。
然而,将整个AI产业视为一个整体泡沫,无疑是片面的。与二十多年前的互联网泡沫不同,本轮AI浪潮拥有清晰的商业化路径和即刻的生产力提升价值。英伟达的财报就是最有力的证据——其收入源于真金白银的企业资本开支。微软、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将AI作为核心战略,并已将其深度集成到搜索引擎、办公软件、广告系统等核心产品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率提升和收入增长。
因此,更准确的描述是:AI正经历一场“去伪存真”的价值重估。市场正在学习如何为AI公司定价。拥有底层技术、稀缺数据、核心硬件或明确应用场景的公司,其价值将被持续夯实;而仅靠故事驱动的公司,则可能在潮水退去后暴露无遗。英伟达的业绩,恰恰加速了这个“挤水分”的过程,将市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具有真正盈利能力和技术壁垒的产业链环节。
英伟达的辉煌,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在AI基础层,尤其是在高端训练芯片和全栈软件生态上的差距。但这并非终点,而是我们奋起直追的起点。对于国内AI产业链的长期发展,夯实基础需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1. 构建自主可控、多元化的算力底座。算力是AI时代的“电力”。在追求尖端制程突破的同时,应鼓励通过 Chiplet(芯粒)、先进封装等技术路径,在现有工艺条件下最大化算力产出。同时,大力发展国产AI芯片生态,推动软硬件协同优化,打破对单一技术路径的依赖。国家层面的算力基础设施统筹布局也至关重要,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2. 聚焦场景与数据优势,锤炼“杀手级”应用。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工业场景和消费互联网数据。这是我们的核心优势。产业链的发展不能只盯着“造铲子”(算力),更要思考如何“挖金矿”(应用)。应鼓励AI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优势领域深度渗透,解决行业痛点,催生出一批能够真正创造价值的本土AI应用,从而反向驱动底层技术的迭代与创新。
3. 推动数据、算法、算力的高效循环。高质量的数据是AI的“燃料”。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在保障隐私和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数据的合规流通与高效利用。同时,支持开源算法框架和社区的建设,降低AI技术的开发门槛,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其中,形成算法创新与算力提升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4. 加强人才培养与产学研融合。AI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需要改革教育体系,加强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学科教育,同时注重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将产业界的前沿问题带入学术研究,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对于国内的AI产业链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具挑战的时代。前路漫漫,唯有放弃幻想,脚踏实地,在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在应用落地上深耕细作,方能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中,构建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坚实而富有韧性的AI产业生态。泡沫终会消散,但为世界带来根本性变革的技术,其价值将长存。
相关产品:
人工智能AIETF(515070)跟踪CS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成分股选取为人工智能提供技术、基础资源以及应用端个股,聚集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中游,俗称“机器人”大脑“缔造者”,万物互联“地基”。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U、中科曙光、科大讯飞、豪威集团、海康威视、澜起科技、金山办公、紫光股份等国内科技龙头。
文中个股不作为推荐使用!
风险提示: 1.本基金为指数型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等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9.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