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水“猛烈”砍仓英伟达

来源:上海证券报

北京时间11月14日凌晨,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持仓报告出炉。报告显示,桥水在三季度大幅减持芯片巨头英伟达,减持比例高达65.3%。与此同时,巴克莱、花旗等多家大型机构同样减持了英伟达,加之此前软银抛售英伟达股份,这场关于“AI泡沫”的争论日趋白热化。

多家机构减持英伟达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桥水持有251万股英伟达,数量相较于二季度末的723万股降低65.3%。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二季度,桥水对英伟达加仓幅度高达154.37%。这一减仓举动显示出桥水对英伟达的后市表现趋于谨慎。

截至11月13日,英伟达今年以来涨幅近40%,且在上月底市值一度突破5万亿美元。不过,随着市场对人工智能泡沫担忧逐渐升温,其股价也开始出现大幅波动。

除了桥水,还有不少大型机构对英伟达进行了减仓、清仓甚至做空操作。

13F文件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巴克莱持有1亿股英伟达,相较于二季度末环比降低53.67%;花旗集团持有5711万股英伟达,持股比例相较于二季度末降低8.25%;纽约州共同退休基金持有2727万股英伟达,持股比例相较于二季度末降低5.38%。

软银周二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该公司于今年10月份出售了其持有的全部英伟达股份,套现58亿美元。

AI泡沫之争白热化

站在当下时点,人工智能领域是否已出现巨大泡沫,正成为全球市场共同关注的话题。

路博迈基金发布观点表示,AI行业最令人担忧的现象之一是“循环融资”的出现。OpenAl与英伟达、AMD、甲骨文等公司的合作就是典型例子。在一项标志性协议中,英伟达同意向OpenAl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分阶段执行,并与OpenAl建设数据中心的进度挂钩。这种模式在账面上推高了双方的业绩和估值,但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的资金循环,风险也因此高度集中。

“根据一些分析师的判断,当前的AI泡沫规模甚至是互联网泡沫的17倍,是2008年全球房地产泡沫的4倍。这种估值水平建立在市场对AI未来盈利能力的过度乐观预期上,一旦预期落空,调整将不可避免。”路博迈基金称。

不过,也有机构对“AI泡沫论”持不同观点。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基金经理狄星华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近两周来,市场上陆续出现的“AI泡沫论”确实对美股科技板块乃至全球股市造成了一定波动。如果回顾2023年以来的走势,每当AI相关个股出现大幅上涨,类似的质疑声总会周期性地浮现。

“从我们的观察来看,尽管当前美股的估值确实处于历史较高区间,但距离真正的‘泡沫’尚有距离。主要科技企业的业务开展稳健,现金储备也相当充足,仍有足够实力持续为AI领域的投入提供资金支持。”狄星华称。

作者:王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财经   英伟   猛烈   泡沫   基金   机构   市场   大幅   人工智能   美元   纽约州   花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