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媒体突然曝光白宫在出口芯片中植入追踪器,全球科技圈瞬间炸锅。这场看似普通的商业监控背后,隐藏着特朗普政府精心设计的战略陷阱——而中国早有准备,下了一道密令,让美国如临大敌……
观察者网消息称,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披露:美国政府竟在出口的高端芯片中秘密植入追踪器,通过包装箱甚至芯片内部的微型设备实时回传数据,确保美方能第一时间掌握违规流入中国市场的行为。
据称,这项由FBI参与的行动已持续多年,此次涉事的芯片主要来自英伟达和AMD,搭载于戴尔、超微等品牌的服务器中。而且,美国联邦调查局可能直接参与了这一行动。
这一系列操作暴露出美国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深度戒备。
显而易见,特朗普政府此前在中美关税谈判之际,突然解禁对华出口芯片的举动,并不是单纯的对华让步。
回溯特朗普政府时期,其对华芯片政策看似“让步”,实则暗藏玄机。
英伟达CEO黄仁勋曾公开游说特朗普放宽对华芯片限制,表面上看是商业合作的需要,但结合如今的爆料,很可能是美方为实施技术监控铺路。
特朗普的“解禁”并非真心缓和关系,而是试图通过低性能芯片维持对华技术牵制,同时为植入监控手段争取时间。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策略,与特朗普近期宣称"中国AI发展必须受限"的言论形成微妙呼应。
而中国早有防备,反应比美国预想的更为迅速。
今年7月底,中方明确指出其H20芯片存在潜在安全漏洞和后门风险。这一举措绝非偶然,而是基于对美方技术霸权的清醒认知。
如果H20芯片真如爆料所言内置追踪功能,不仅威胁用户隐私,更可能成为美国窃取中国AI发展情报的工具。
根据中国网络安全相关法规,外资企业必须证明其产品在硬件和软件层面均无安全隐患,否则将面临市场准入限制。
此外,彭博社透露称,中国已下发密令,要求国有企业及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停用H20芯片。不过,中方尚未证实这一说法,外交部只回应称不了解相关情况。
同时,中国工信部约谈了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对其采购H20芯片提出“安全警告”,但未强制叫停。
美方认为,中方行动十分干脆,并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外媒普遍担心,H20真的会失去中国市场,英伟达将失去其最大客户之一。
事实上,美国的策略看似高明,实则暴露其矛盾心态:既想通过技术封锁延缓中国自主创新,又舍不得放弃庞大的中国市场。
这种“双刃剑”式的算计反而加速了中国芯片国产化的步伐。
说白了,美国的行为彻底打破了全球供应链的信任基础。当芯片不再只是商品,而是可能携带政治任务的工具时,各国对“自主可控”的需求只会更迫切。
例如,美国商务部此前试图限制中国昇腾芯片,却在遭到中方强硬回应后修改措辞。这一细节暴露出,中国自主芯片的进展已让美国感到威胁。
近年来,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投入持续加码,尽管国产芯片在制程工艺上仍落后于国际顶尖水平,但华为昇腾、中芯国际等企业的突破证明,突围并非遥不可及。
美国越是打压,越凸显出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唯有坚持自主研发,才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历史经验表明,技术封锁往往倒逼出更强的创新能力。美国越是不遗余力地围堵,中国越需要集中资源攻克“卡脖子”环节。
这场芯片战争没有退路,唯有将核心命脉握在自己手中,才能避免在关键时刻受制于人。
从长远看,美国的“芯片追踪”闹剧不过是其科技霸权思维的又一例证。而中国的应对策略——从法律反制到产业升级——展现出更加成熟的国际博弈能力。
这场较量远未结束,但主动权正逐渐向中国倾斜。未来,随着国产芯片产业链的完善,美国的技术围堵注定徒劳无功。对国内企业和消费者而言,保持警惕、支持国货,才是应对外部风险的最强盾牌。
未来,这场芯片战争将进入更危险的"灰色地带"。美国国会正在推动的《芯片监控法案》要求所有含美技术的产品植入"可溯源标识",而中国《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产品名录》则加速国产替代。
这种无处不在的技术暗战提醒我们:核心技术买不来、求不来,只有将芯片的每一纳米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打破"数字附庸"的魔咒。
正如网友调侃:“感谢美国免费为国产芯片打广告。”当信任崩塌时,市场自会做出选择。芯片困局,终将被时间破解。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