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佬的养生陷阱:从万元虫草到“茶经党参”求长生为何总交智商税

沐涵今天不聊时事,不聊历史,聊聊养生文化。聊聊啥是党参。

这两天笔者在三峡游玩,昨天在世纪游轮行政船仓,邂逅了一位山西老哥。

游轮内景

老哥是那种有钱人,最好的时机卖了矿彻头彻尾的有钱人,只要不做投资,估计几辈子都花不完那种。所以人到了这个地步,琢磨的就是如何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

自古如此,权力和财富到了一定程度,都琢磨的这个事。但万事过犹不及,为了长生不老反而栽了跟头的人,也有很多。李世民就是为了长生误服金丹重金属中毒而亡,汉武帝,宋徽宗,明朝的好几个皇帝,还有雍正皇帝,都有类似经历。

这个有钱的老哥,讲了讲他的经历,说前几年买了很多叫极草的保健品,就是冬虫夏草磨成粉,一盒好几万,吃了好几年,也没啥效果。我心里暗说,没效果还好,吃到的或许就是淀粉,要是真的冬虫夏草说不定还吃坏了,那是药,不能当补品用,需要对症下药。


紧接着这老哥讲到,说他现在改喝党参了,用党参泡茶,还给我讲别看党参便宜,那可是最好的人参!我问他听谁说的,他有板有眼的讲是《茶经》里面讲的。最好的人参产于上党!我瞬时无言以对。

我估计这位大哥,当是从茶社的小姑娘口中收获的知识,近些年茶社开的多啦,茶经也跟着火了。

茶经里面确实有过相关的论述。唐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写道:“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



单看这句话,很容易就联想到现在产于山西长治上党地区的党参,但实际上,这是两样东西。

陆羽所说的“上党人参”是指当时产于古上党地区(今山西长治一带)的五加科人参,在当时被公认为品质最佳。 宋代《本草图经》中收录的“潞州人参”图样也与今五加科人参一致。唐代诗人韩翃的诗句“应是人参五叶齐”(五加科人参复叶轮生,掌状,五片小叶)也印证了这一点。

古上党人参后来因过度采挖和生态变化在明末清初时逐渐绝迹。后人便用形态相似的桔梗科植物冒充并沿用了“上党人参”的名称,清代医家逐渐将其独立定为新的药材,即今之“党参”。

当然人参与党参虽然不同,都是中药。都有各自的药性,只要对的症状,都重要。

问题现在很多人,在养生之路上走歪了,不是对症下药,而是什么贵,什么稀缺,就以为最有效,胡吃乱补,反而容易影响健康。

比如这两年又开始流行惊蛰吃安宫牛黄丸,实际安宫牛黄丸以前不算太贵,只是后来因为野生犀牛角保护,影响了产量,价格就被炒了起来,但是做一款药,价格高低的变化,又不会影响药效,可市场不这么认为。因为稀缺,因为值钱,好像也就变成了权贵群体的专属,原来本来是一款很好的心脑血管急救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滋补药,每年惊蛰吃一颗,有没有专家考研过?有没有科学依据?

养生本是对生命的敬畏,却常在财富与权力的裹挟下,演变成一场荒诞的追逐。从李世民服丹殒命,到今日富豪追捧天价补品,历史从未停止嘲弄人类的妄念。中药讲究‘辩证施治’,世间却偏有人迷信‘价高必效’。殊不知,人参党参虽贵贱不同,用错皆是毒药;安宫牛黄丸纵千金难求,乱服亦成砒霜。真正的延年益寿,从来不在稀世珍品中,而在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的日常里。若一味求贵求稀,不过是将养生活成另一种贪婪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养生   党参   虫草   智商   陷阱   人参   山西   长治   惊蛰   延年益寿   冬虫夏草   茶社   对症下药   补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