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昆在酱油厂的出渣车间工作,截图自《人世间》
7月15日,阿里拍卖上一则消息引发关注——哈尔滨正阳河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的工厂资产以2287万元成交。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百年品牌的黯然离场。
从1905年的松花江畔酱油作坊,到如今破产拍卖,正阳河走过的120年,恰如一部浓缩的中国调味品行业发展史。
翻开历史档案,1905年的哈尔滨松花江畔,一家酱油作坊悄然诞生。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小作坊会成为后来享誉东北的"正阳河"。
日据时期被强行扩建,苏联时期被接管,建国后收归国有,2003年改制民营...正阳河的每一次转身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那些年,几乎每个东北家庭的厨房里,都能找到正阳河的酱油瓶。
2004年,意气风发的正阳河在利民开发区豪掷8.4万平方米土地,规划建设年产十万吨的现代化工厂。当时的规划图上,厂房林立,生产线绵延,展现着一个老字号拥抱新时代的雄心。可惜这张蓝图只完成了一半,二期工程永远停留在了图纸阶段,成为企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翻阅拍卖记录,正阳河的落幕之路令人唏嘘。从2023年首次挂牌的8387万元,到最终2287万元成交,期间经历了32次流拍。这座占地125亩的工厂,最终成交价仅相当于哈尔滨一套豪宅的价格。更讽刺的是,21轮竞价中展现的不是争夺的热情,而是买家精打细算的谨慎。
走进被拍卖的厂区,28187平方米的厂房静静伫立。酱油车间、醋坊、包装线...这些曾经日夜运转的生产空间,如今只剩下冰冷的设备。那些无证的彩钢房,仿佛在诉说着企业后期管理的混乱。而大片未开发的空地,则成为雄心壮志半途而废的沉默见证者。
利民开发区内,这个毗邻度假村与重工企业的厂区位置绝佳。距离绕城高速仅咫尺之遥,交通便利得令人惋惜——如果正阳河能坚持到今天,这本该是块风水宝地。但商业世界没有如果,当传统工艺遇上现代管理,当老字号碰上新消费,正阳河显然没能完成这场跨越世纪的转型。
站在2023年回望,正阳河的困境早有端倪。在调味品行业头部效应日益明显的今天,区域性品牌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当海天、李锦记们通过资本运作全国布局时,正阳河还固守在东三省的一亩三分地。2287万元的成交价,某种程度上就是这个差距的量化体现。
正阳河的故事,给所有老字号敲响警钟。百年品牌不能只靠历史背书,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当消费者开始追求零添加、有机认证时,传统配方是否跟上了需求?当电商渠道成为主流时,线下优势是否反而成了包袱?这些问题,值得每个传统企业深思。
随着拍卖槌声落下,正阳河的厂房即将迎来新主人。但这家百年企业的教训与启示,应该被长久铭记。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没有永远的常青树,只有不断进化的生存者。正阳河之后,下一个会是谁?这或许是留给所有企业的终极考题。
更新时间:2025-07-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