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那时候,美国经济一下子就垮了台,很多老百姓觉得黄金是最靠谱的保值东西,就开始拼命囤积。可政府一看这情况不对劲,直接出手强制收购,把私藏黄金定为违法。
这事儿发生在1929年股市崩盘后,到1933年罗斯福上台,政策一转,黄金从个人手里集中到国家层面。说白了,就是为了救经济,让货币流通起来,而不是让大家死死抱住金子不放。
结果呢,这一步棋让美国脱离金本位,货币政策灵活了不少,但也惹来不少争议,有人说这是抢劫,有人觉得是无奈之举。反正历史证明,这政策在当时确实帮了忙,让经济慢慢喘过气来。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黑周四那天,交易量爆表,股价狂跌,接下来黑周二又卖了1600万股,整个市场信心崩塌。这不是孤立事件,早在那年夏天,美国经济就有点苗头不对劲,消费疲软,工厂库存堆积,失业开始上升。农业那边更惨,干旱加上粮食价格低迷,农场主日子难过。
银行贷款太多坏账,资金链一紧,问题就全冒出来了。老百姓一看纸币不靠谱,就蜂拥去换黄金,以为金子能抗通缩。金本位制度下,美元直接跟黄金挂钩,每盎司金子对应20.67美元,大家觉得手里有金子,财富就稳了。
其实这股黄金热不是突然冒出来的。20年代美国经济表面繁荣,但底层问题多,工资低,债务高,股市投机太猛。崩盘后,银行挤兑潮一波接一波,1930年就有上千家银行倒闭,失业率从4百万窜到6百万。到1933年,失业率超过20%,工业产出砍半。

老百姓不信银行了,宁可把钱换成金币金条藏家里。政府觉得这是在火上浇油,因为金本位要求货币发行得有黄金储备做后盾,大家囤金,储备就流失,美联储没法扩印钞票救市。
国际上也乱套,1931年英国先放弃金本位,美元压力更大。赫伯特·胡佛总统那时候还想靠贷款帮银行,可没用,危机越滚越大。1932年罗斯福大选赢了胡佛,上台时全国银行都关门了,国库现金不够发工资。这时候,黄金成了经济复苏的绊脚石,政府必须动手。
金本位本来是稳健设计,繁荣期没问题,可大萧条这种极端情况,就成了枷锁。各国货币都盯黄金,谁都不敢随便印钱,怕汇率崩盘或通胀。美国的真实票据理论要求印钱得有商业票据担保,可经济坏了,票据锐减,黄金储备跟不上市场需求。
老百姓囤金加剧了流动性短缺,市场信心更低。罗斯福团队一看,得先切断黄金流通,让货币政策松绑。这不是抢钱那么简单,是为了集中资源,重启经济轮子。历史资料显示,到1933年初,美联储黄金储备快见底,银行体系濒临崩溃。如果不行动,失业和通缩会更糟。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第一件事就是宣布银行假日,四天内全国银行停业,国会赶紧通过紧急银行法,给总统权力控制黄金流动。
4月5日,他签了6102号行政令,直接禁止美国公民囤积黄金、金币和金证书。令里规定,持有超过100美元价值的黄金,必须在5月1日前以每盎司20.67美元的价格卖给美联储。违反的罚款最高1万美元,或坐牢10年,还禁止黄金出口和私人交易。
这不是拍脑袋决定,早有铺垫。3月6日的总统公告2039号就先禁了黄金银币囤积,罚款和监禁双管齐下。4月20日又补了6111号令,细化规定。
为什么这么急?因为大萧条让黄金从流通中撤出,美联储没法增发货币。令里明确说,囤金阻碍经济增长。罗斯福想通过收购黄金,集中储备,让政府能调整货币供应。
紧接着,1934年1月30日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罗斯福次日签字,把美联储所有黄金转到财政部,黄金价格调到每盎司35美元。
这一下,政府储备价值大增,利润用来设汇率稳定基金,管美元汇率。整个政策链条就是为了脱离金本位,让货币政策有空间。经济学家后来分析,金本位绑死了手脚,货币基数一紧缩,经济就喘不过气。罗斯福这招,虽然狠,但当时别无选择。

执行起来,财政部设点收金,银行当中介。5月1日前,大家得主动上交,超额金子一律没收。联储熔化金币成金条,存进金库如诺克斯堡。
实际收了多少?1933年收购约2665吨黄金,今天价值超1710亿美元。政府没搜家,但银行得报告大额取金,安全箱也没强制开。少数人藏金,联邦调查局抓了些案子。
比如弗雷德里克·巴伯·坎贝尔在1933年9月被起诉,想从银行取5000盎司金,法院虽判程序无效,但金子还是收了。另一个案子,瑞士公司优伯西金融的125万美元金被扣,上诉也没用。
执法严,1939年秘密服务在四城抓了古斯·法伯等12人,收24万美元金。路易斯·鲁菲诺1940年藏78盎司金,判半年牢加500美元罚。还有巴拉班父子,用假执照经营,判阴谋罪。最高法院1935年金条款案判这政策合宪,合同金条款无效,用纸币付就行。四位大法官反对,但多数通过。
影响呢?美元贬值,货币供应增10%年均,1933到1937 GNP年增超8%。企业贷到款,农产品价回升,股市稳。失业率虽高,但新政项目如田纳西河谷管理局建坝雇人,公共工程署修路,社会保障法1935年设失业保险和养老金。1937年小衰退,联储紧缩闹的,但1938年又好转。

禁令到1974年才完全废,杰拉尔德·福特签法,1975年生效,私人金拥有合法化。1933双鹰金币因这令全毁,只剩20枚偷出的,2002年一枚卖750万美元。
遗产呢?美国从金本位转浮动汇率,1971年尼克松终结外国金兑换。经济学家如本·伯南克说,金本位延长了大萧条,弃之让货币政策活络。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在这政策中施展,哈耶克自由市场派批评,可事实是增长来了。
今天看,这事儿提醒政府危机时能下重手,集中资源救市。但也警示财产权边界,很多人至今怕金被没收,买预1933金币避险。禁令没引发内战,因为大萧条太惨,大家求稳,罗斯福广播安抚有效。执行中,少数起诉,大众顺从。

经济政策得适应时代,金本位好但不万能。现代危机,各国学这招,搞量化宽松,增货币供应。这政策虽争议大,但帮美国从1933泥潭到1941战时繁荣,失业率降到1.2%。
罗斯福任内经济年增9%,新政遗产如社保延续至今。总之,囤金本是自保,可大环境变,政府得统筹。这历史告诉我们,财富安全靠制度,不是单靠金子。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