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发!刚刚中国开启了无限能源的时代,改变全球核能话语权

11月甘肃民勤传出个大消息,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牵头建的钍基熔盐实验堆首次实现了钍铀核燃料转换。

这堆不只是国内独一份,在全球也是目前唯一运行且能让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

以前总听人说“无限能源”像个遥不可及的概念,直到这个实验堆落地,才觉得这事儿真真切切砸到了咱们眼前。

这技术到底为啥能撑起“无限能源”的名头,对咱们国家、对全球能源格局又有啥实在影响。

铀堆的坑,钍堆填上了

聊钍基熔盐堆之前,得先说说传统的铀堆有多“憋屈”。

咱们国家的铀矿储备一直是个短板,总共就17万吨,在全球550万吨可开采储量里占比特别低。

而且这些铀矿里,八成以上都是低品相的,里面杂质多,提炼起来费劲。

从2010年到2024年,咱们核电站用的铀,大部分都得靠进口。

本来2023年中核集团搞出了溶浸采铀技术,把国内铀矿开采量提了3倍。

还以为能缓口气,后来发现这点增量跟实际需求比,还是差得远,更让人头疼的是铀堆的能源转化效率。

全球550万吨原生铀矿,经过开采、提纯、浓缩那一套流程下来,最后能变成可用燃料级铀棒的,也就1350吨左右。

这里面真正能参与裂变发电的,只有40多吨,按火电站用煤的效率算,这些铀能发的电,只相当于10亿多吨煤炭。

可2024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耗,光标准煤就有180亿吨。

这么算下来,就算把全世界的铀矿都拿去发电,也只能满足人类每年一成的用电需求。

钍基熔盐堆一出来,这些问题好像一下就有了转机。

它的发电效率是铀基反应堆的1.5倍,1吨钍裂变产生的能量,能顶350万吨煤炭,是铀的136倍。

而且咱们国家的钍矿储备特别足,占全球可开采量的八成以上,够咱们用两万年。

更方便的是,钍还是稀土开采时的“副产品”,顺手就能提炼出来,不用专门花力气去找矿。

如此看来,燃料供给这块儿的难题,算是被钍堆彻底解决了。

安全这块,钍堆很靠谱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大家应该还有印象,那次事故等级跟切尔诺贝利一样,都是最高的7级。

之后全球好多国家都不敢搞核电了,德国直接拆了existing的核电站。

咱们国家也把内陆的核电规划都停了,像四川蓬安、湖北咸宁那些在建的核电站,全因为这事儿搁置了。

传统铀堆之所以让人怕,就是因为它风险太高,它得用高压容器装燃料棒和冷却水,还得不停用水降温。

一旦冷却系统出问题,燃料棒温度一上来就可能烧穿容器,引发泄漏。

钍堆就不一样了,它的燃料直接溶在特制的液态盐里,不用高压,也不用大量水冷却,全程在常压下运行。

我特意去查过,要是钍堆温度超过800℃,装燃料的液态盐会自动凝固,把管道堵上,反应立马就停了。

从根儿上就杜绝了爆炸泄漏的可能,这也是为啥民勤那实验堆敢建在缺水的西北,核废料也是个大麻烦。

铀堆核废料充斥剧毒物质,放射性绵延数万年。处理成本不菲,又恐被盗作脏弹。

当下,只能将其深埋地底,任其在时光中慢慢衰减,以策安全。

钍堆的废料主要是铀233,放射性100年就能衰减到无害水平,体积还只有铀废料的二十分之一,埋起来也省心。

此外,钍堆内燃料与液态盐相融合,令武器级材料难以提取。

这般情形下,核扩散隐患得以根除,人们无需再为此隐忧而忧心忡忡。

技术破局,中国领跑

其实早在上世纪冷战时期,美国就想搞钍基熔盐堆,打算用在核动力战略轰炸机上。

然而,他们遭遇了一道棘手难题。钍基熔盐堆中的氟离子具有极强的腐蚀性。

若将传统特种钢置于其中,不消三个月,便会被无情地溶穿。

美国找了好多顶级专家,研究了五十年都没解决,最后这事儿就搁那儿了。

咱们国家是靠镍基合金改性才攻克这个难题的,这里面还用到了稀土。

以前总听说咱们在高端材料上被卡脖子,这次能在钍堆材料上实现突破,确实挺提气的。

如今,我国钍堆的关键设备均实现自主制造,展现出强大的科研与制造实力。

在专利领域,更是以傲人姿态位居全球榜首,彰显了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战略维度审视,此项技术所蕴含的意义更为深远宏大。

它在宏观布局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价值远超表面,将在未来发展中持续彰显重要性。

以前咱们缺铀,核电燃料得看别人脸色,现在有了钍堆,不用再担心“卡脖子”。

而且钍堆没核扩散风险,以后咱们的核电技术出海,阻力会小很多,能打破欧美在核电领域的垄断。

更长远的看,钍堆还能小型化,江南造船厂之前说要造全球最大的核动力轮船,用的就是钍堆技术,能省出不少空间装货。

以后咱们建月球基地,也能用钍堆供电。

若采用钍堆,至多运输三次便足矣。一座钍堆所发挥之效能,可与十万块光伏板相媲美,尽显其高效与卓越。

现在再回头看,民勤那座钍基熔盐实验堆,不只是一个技术突破,更像是咱们国家从能源依赖走向能源引领的一个信号。

以后随着钍堆商业化运营,说不定真能让全人类都用上清洁又充足的能源。

无限能源的时代,还真就让咱们中国给开启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科技   核能   中国   能源   时代   全球   燃料   铀矿   民勤   核电   国家   核电站   技术   液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