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阳气的3种食物,立秋后15天常吃,脾胃好了,少生病,顺利入秋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立秋十五日分为三候,描绘出夏秋之交的变化。而如今已经是立秋之后的第二候了,这个时候天地阳气由“长”转“收”,人体也进入阴阳转换的关键期。《黄帝内经》强调:“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

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要注意调整好我们的生活作息,让人安定下来。立秋之后,仍然还处于湿热交蒸的一个阶段,此时最容易困脾伤阳,所以我们不仅要注意生活上的调整,饮食上同样要及时的做出改变,这样不仅可以化暑湿之郁滞,又能为秋冬阳气内敛奠基。

生阳气的3种食物,立秋后15天常吃,脾胃好了,少生病,顺利为秋天打好基础。那么这3种食物分别指的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种:淮山药

到了秋天,超市当中的山药,销量明显要比以往好了不少,这个时候人们都想着吃上一点来进行滋补。按照书籍当中的说法,山药味甘性平,补脾肺之阴,润皮毛长肌肉,所以特别适合这个时候来吃。

尤其是山药当中的黏液蛋白,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护脾胃的一个作用,清代医家陈修园在《神农本草经读》中记载:“蒸食代粮,治羸弱久痢”,正是对其健脾功效的印证。

推荐食谱:【肉炒淮山】

食材:淮山药、猪肉、植物油、盐、酱油、生抽、水淀粉

做法:把山药去皮,冲洗干净,切成条,或者是切成片,这个都可以,然后锅中放入植物油,烧热之后,放入猪肉煸炒香,接着放入淮山药,不断地翻炒,来上少许的开水,接着放入一点盐和酱油,再来上生抽,最后快出锅的时候,放入水淀粉就可以吃了。

第二种:丑耳

虽然叫丑耳,但是品质却相当的不错,它属于银耳当中的一种,口感比较的脆嫩。当贾宝玉在《红楼梦》秋夜酒渴难眠时,若有一盏银耳羹润燥,便不必“沉烟重拨索烹茶”。足以看到,很早之前,人们就对其偏爱有加。

秋燥袭肺引发的干咳,在胶质润泽下悄然平息。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要记得吃上一点丑耳。

推荐食谱:【丑耳羮】

食材:丑耳、百合、莲子、蜂蜜

做法:取朵丑耳清水泡发,文火慢炖三小时,待清汤转作琼浆,加入百合15克、莲子10粒。起锅前以野蜂蜜调味,琥珀色的羹体在青瓷碗中漾出波纹,晨起空腹饮下,如饮甘露。

《本草诗解》赞其:“银耳甘平润肺阴,滋而不腻胜燕珍”。肺气得润,卫阳自固,秋日风寒难侵。而且要知道丑耳润肺而不生湿的特性,使它在补阴的同时助长卫阳之气,形成天然防护屏障。

第三种:高笋

这个高笋是我们当地的一个叫法,其实应该叫它茭白更为的合适,这个时候也是吃茭白的一个最佳时期,茭白甘冷滑利,解烦热,利二便,其粗纤维如天然清洁刷,能扫除夏季积滞的湿热。

推荐食谱:【酸溜高笋】

食材:高笋、植物油、米醋、盐、少许辣椒

做法:把高笋清洗干净,切成丝,然后锅中放入植物油,大火开始快炒,放入盐和米醋,然后放入一点辣椒丝,当然,在炒之前,你也可以对其进行焯水,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它的草酸含量。

老话说的好“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三宝补根基”,在这个是Hi好,我们可以选择吃上一些时令的滋补菜,从而起到润燥去湿气的一个作用。立秋十五日,食此三珍,既是调理脾胃的起点,更为冬日阳气潜藏种下根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养生   阳气   入秋   立秋   脾胃   食物   顺利   放入   切成   山药   植物油   茭白   银耳   本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