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三得利”这款饮料最会打文化伪装牌了,用古色古香的汉字,东方设计风,再加一些传统中国风的广告词,不少小伙伴都以为它是国产的饮料。
然而真相是:这是家彻彻底底的日本企业,还是一家日本饮料界巨无霸。
它在中国市场卖出了1651亿元,比农夫山泉这种真国货卖得还多。
01威士忌闯进茶饮市场
三得利商业版图很大,在20世纪初就开启了精明的扩张路线,最早期三得利做的产品主要是威士忌,这非常明智。
在日本,三得利经营威士忌几十年的时间,把威士忌文化培养了起来,塑造出一种靠谱、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日本本土人喝威士忌,大多数都选择三得利。
2014年对三得利来说非常关键,这一年的它买下美国的一个蒸馏酒公司,这个决定做得相当漂亮,因为这次的买卖让三得利直接跃升到全球第三大烈酒生产公司,一下子高了几个台阶。
三得利最为人称赞的地方,就是总能准确地感知到市场的新机遇。
1981年日本忽然刮起一阵中国风,尤其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
三得利马上就嗅到这个机会,福建乌龙茶在日本本来就很出名,于是三得利就把重点放在宣传“正宗的中国乌龙茶”。
这种营销手段真是太聪明,它卖出的不是茶叶而是“正宗”,三得利说福建乌龙茶是正宗,于是大家就认为这是好茶。
02包装成“国货”的套路
三得利一开始就是个日本货,但一进来之后就努力把自己藏起来。
三得利的广告片全是中国人演的,在中国拍,在讲中国的茶文化,最有趣的是他们的文化营销,戏曲、相声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玩儿的特别溜,接地气的文化活动就像这就是自家的事儿一样。
包装设计也很讲究,瓶身上基本看不到日文,全是中文,还是繁体字,这招太硬,用繁体字一烘托,立马就有了文化底蕴的感觉,整个包装看下来,谁也不会觉得这是日本品牌的商品。
三得利最厉害的就是嗅觉。以前吃无糖茶的人少,三得利早就准备好了,把产品铺好,渠道也准备齐全,等健康饮食流行起来,直接王炸。
这种前瞻性布局与中国市场洞察助力,三得利也就顺利抢占了无糖茶市场的先机。
三得利并非售卖产品,而是贩卖情怀,它运用各类中国元素进行包装,让消费者倍感亲切。
03本土品牌的营销迷思
2023年三得利卖了1500亿,这个成绩把农夫山泉的426甩出老远,不仅是国内老大,连整个亚洲饮料都是它老大。
可是反过来想想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呢?就有点尴尬了,以前我们的国产品牌也玩个套路,就是玩个装洋品牌。
很多人心里头洋货就是好货,就是质量好,洋货就是好货,这种思想坑了无数国货,好东西贴上国货就没有人要,质量不差的质量不差的。
想活命,于是很多国产货就开始搞“cosplay”,最流行的就是包装上堆满英文,怕人家不知道自己多洋气。广告里头也是全是西式的玩意儿,恨不得让全世界人都认为这就是纯正进口货。
大家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最圆,于是很多国产品牌为了满足这样的歪曲市场需求,放弃了自己文化的特色。
这种办法短期内可能有效,但从长远看行不通,品牌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根基,像无根之木,没法长久生存,看看三得利,人家就是把外国品牌变成自己的,不是简单照搬。
盲目模仿外国品牌不如深耕本土文化,塑造特色品牌形象,以前的老套路,如今已经不适用了。
好在现在变了,国民自信起来之后,很多消费者又开始觉得国货挺好的,之前一些喜欢包装“洋气”的品牌,是不是该换换思路了?
参考资料:
搜狐网:年赚1651亿、超越农夫山泉!伪装成国货的日本饮料,凭啥拿捏国人
百度百科:三得利乌龙茶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