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一则消息犹如重锤敲响东南亚大门: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高调宣布,美国与越南达成一份“历史性贸易协议”。表面上看是双边互利,细节却引来了全球的集体倒吸冷气。关税谈判桌上,越南用近乎彻底的妥协换到了美国暂时收起46%的关税大棒,把出口美国的关税降至20%。但真正震撼世界的,是那40%惩罚性关税——专为“狙击”中国商品绕道越南量身定制,而且解释权牢牢捏在特朗普手里。
拆开这份协议,发现除了农产品、汽车、飞机等美国大宗商品能零关税畅游越南,越南还答应建立“中国转口监测系统”,以及接受美方人员核查本地工厂生产线。对此,有越南经济学者调侃,“签完协议就像把家门钥匙送人,还要让对方验收自家厨房”。越南人均GDP连美国的1/20都不到,却需要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外贸行业设立流血出让。通常而言,这种单边开放本能让美国商品兴奋,但20%的出口税无疑在向越南本土制造业开刀。
最要命的,是那条针对“第三国转运商品”的40%关税条款,明摆着是冲着中国来的。根据权威数据,越南对美出口三分之一以上其实都是中国货“洗个澡”后摇身一变,比如电子产品、光伏组件、纺织品等。若这一政策被严格实施,越南将不得不实时区分“纯正越南造”与“中国血统”,否则分分钟吃上高昂关税。
美国并未掩饰战略意图,而是将此协议包装为贸易新模板,意图推广给印度、泰国等亚洲制造业新秀。印度已紧随其后,试图通过美谈判降低本土化率红线,从六成降到三成半。欧盟在看到美英之间“五毒俱全”的新型贸易条款后,也开始重新审视对华钢铁、制药合作。业内普遍担忧美国此举若“连锁反应”,或导致中国GDP增速直接损失2个百分点左右。
协议公布前,中国商务部口风极紧,警示“谁要出卖中国利益换取减免关税,必遭坚决反制”。结果7月7日,越南就把这句“咒语”变成现实,对中国原产热轧卷钢狠狠甩出近28%反倾销大棒,立即生效,为期五年。这一举动被不少业界人士视作主动队形,与美越新关税协议遥相呼应,充当华盛顿棋盘上的“活马”。
但笔者注意到,越南对华出口高度依赖:中国占其电子零部件六成进口,塑料原料八成也得靠中国。越南贸然配合美国,在获得税收优惠的同时,事实上相当于赌上了自己的产业链“生命线”。如果中国启动“三板斧”:包括收紧稀土出口与加工(全球80%的加工能力),优化RCEP结构,成立跨境合作园区强化“中国技术+越南制造”,那么对越南将是釜底抽薪。毕竟,2024年全年中越双边货物进出口就已超两千亿美元,中国想通过进口结构调整施加压力,空间还很大。
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高达1230亿美元,仅次于两大出口巨头。曾有人比喻,外向型经济体就像渔夫海钓,鱼群虽然丰富,一旦变天,有船都难返回。表面上看,美国企业进场能为越南带来繁荣机会,但实则不少国际品牌(如耐克)已考虑迁往墨西哥,越南本土制造业反而遭遇“空心化威胁”。
沦为规则输出对象后,越南的实际讨价还价能力显现脆弱。不止一位河内学者评价,这不是双赢,更像是一场“为生存而做的让步”。未来只要供应链或者本地化要求再度提高,越南就极易被淘汰出局。而中国面对脱钩趋势,一方面积极推动技术自主与市场多元化,另一方面深化区域合作,以韧性应对不确定挑战。
特朗普高喊“越南对美国全面放开”,俨然胜券在握。但翻开全球产业地图,每一条圆珠笔、每一台冰箱,其背后的合作网络绝非“单边征服”的棋盘。中国如今已不是十年前那个产业链中低端聚集的角色,而是既有技术壁垒,又能以规则反击的新型参与者。在复杂的全球化棋局中,中美越三角关系揭开了贸易博弈的新阶段:比拼的不只是关税,还有供应链弹性、创新能力和规则制定权。
世界经济,本就如同千层饼,掀起一角波澜,连锁反应难以计算。越南究竟能否安全跨越新危机,中美又如何打出接下来的“王牌”?对于“美式玩法”我们已经熟门熟路,相信一定能应对和反制。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