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喝中药肝衰竭!医生反复提醒:夏季喝中药的人,要注意3点

昨天下午,广州某医院急诊科来了位60岁的梁阿姨,脸色惨白,眼白泛黄,浑身无力。家人告诉医生,她这两周一直泡着亲戚给的某种“养肝排湿”中药喝,想借此改善体质,谁知病情硬生生恶化到药物性肝衰竭,转氨酶爆表,高达正常上限的20多倍,肝脏超声显示水肿,整个肝脏像是受了极大伤害。

这可不是孤案。你知道吗?类似梁阿姨的故事,夏天里却越来越多。


先从梁阿姨说起:中药温和?错了,夏季“肝损伤”步步紧逼

梁阿姨一向认为中药“天然、安全”,这次没去医院开药,而是听信亲戚推荐,买了所谓的“养肝排湿”草药,自己熬水喝。她觉得无非是草药泡水,哪能伤肝?可身体没给她面子,没几天就开始恶心乏力、尿色深,最后不得不住院。

医生苦口婆心告诉她:不是所有中药都天然无害,尤其夏天肝脏负担已重,服用中药更容易引发肝损伤。

你可能会问:“中药不是天然的,伤害应该很小吧?”那我们得先讲清楚,**中药经过肝脏代谢,和化学药物一样,肝脏都要处理。**如果肝脏功能本身被湿热气候影响,负担大,中药中的某些成分甚至会加倍伤害肝细胞。


为什么夏季肝脏更脆弱?湿热气候下的肝脏“透支”

广东的夏季,湿气重,气温高,皮肤血管大量扩张,血流更多流向体表散热。这导致肝脏的灌注量下降,肝细胞供血不足却仍须高强度工作,解毒代谢压力骤增。

换句话说,夏季肝脏是处于“**低灌注、高代谢”**状态。就像一台压力超负荷工作的机器,一点小毛病都可能影响正常功能。

这时候再来任何药物,特别是一些毒性成分含量不明的中药,就极大增加了肝细胞受损风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数据显示:近三年夏季(5-9月)入院的药物性肝损伤中,中药相关者占30%,而其中70%是服用非处方或自己煎煮的药。

换句话说,一大半肝损伤事故正发生在这个炎热湿润的季节。


你以为中药安全?混搭用药是隐形杀手

刘先生是浙江一位50岁中年汉子,平时有轻度脂肪肝。夏天听朋友推荐,每天喝一大茶杯“祛湿中药茶”,刚开始觉得好,身体好像透了点气。半个月后,他到了急诊,ALT暴涨800多,肝活检证明他肝脏的小叶结构严重损坏,这是典型的中药性肝损伤

为什么?关键是“多种药材混搭使用”,“一把药材抓起来,熬成茶喝”。

不同中草药成分复杂,彼此之间可能会产生叠加甚至增强毒性效果。比如穿心莲和黄柏一起服用,实验显示会抑制肝细胞内重要的代谢酶系,导致肝细胞坏死。这事儿你可能从没听过,但是真实临床中不断发生。


“我只是喝点茶,那西药怎么办?”中西药合用肝脏受苦

夏天不少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服用降压、降糖、降脂药物。有人会自己减量西药,改喝中药调理,殊不知这是肝脏的大忌。

中西药同用,往往会因代谢酶系统竞争使得西药血浓度升高,肝毒性成倍增加

研究指出,同时使用中药与西药的患者,肝损伤风险可增加3.4倍。比如肝素类药物配黄酮类中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肝脏解毒路径,直接打破了体内平衡。

别忘了,肝脏可没有“两张工牌”,它同时分解过多种物质时,可就开始罢工了。


夏天喝中药,这3点必须牢记!

1. 选正规来源,别随便买“养生药包”

市场上的“养肝排湿包”、“祛湿茶”、“排毒汤”等,成分五花八门,安全性难以保证。

有调查显示,超过40%的中药养生茶成分与标签不符,甚至添加了西药成分,像双氯芬酸钠、扑热息痛,这让肝脏压力更大。

所以,喝药一定要去医院,听医师开方,别图方便信小道。

2. 夏季用药要慎重,避免“清热凉药”伤肝伤脾

夏季阳气旺盛,多喝寒凉药如黄连、龙胆草,容易伤及脾胃阳气,让肝脏“气机失调”,出现肝郁闭阻。

临床观察发现,夏季服用“清热泄肝”药物的患者中,15.7%出现ALT升高,远高于其他季节。

换句话说,适合其他季节的药方夏天不一定能“照搬”。

3. 禁止反复煎煮,防止毒性成分浓缩

很多人为了省事,煎完药剩下渣子,或反复煮,甚至用保温杯泡着喝。

时间长了,某些成分(如鞣质)会变成刺激性的副产物。不仅伤肠胃,也加重肝脏负担。

尤其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经过长时间煎煮,更容易浓缩。


医生的暖心提醒:中药非万能,莫轻信“免费良方”

大家都知老话“药三分毒”,但中药往往被神话成“安全补品”,实际并非如此。

喝药前,了解体质,问过专业医生,适量服用,有节制地用药,才是避免走向肝损伤的关键。

广东省中医院的一项研究指出,夏季高温引起的代谢节律紊乱,是中药肝损害频发的隐形推手。


未来:能否通过基因检测降风险?

眼下,一些三甲医院开始探索,是否可以通过CYP450代谢酶基因检测提前筛查不适合某些草药的人群。

换句话说,将来或许上中药之前,先了解自己代谢“开关”,精准用药,避免差之毫厘,误了终身。


总结:夏季喝中药,安全不能忽视!

  1. 夏季气温和湿度升高,肝脏新陈代谢步入“高负荷低伸运”状态。
  2. 非处方中药或草药组合服用极易导致肝损伤,轻则肝酶升高,重则肝衰竭。
  3. 夏季应谨慎服用“清热”类冷性中药,预防脾虚肝郁,防止药物性肝损伤。
  4. 中西药合用需谨慎,避免代谢冲突加重肝脏负担。
  5. 正规渠道服药,避免反复煎煮,尽量现煎现服,防止毒性物质超标。

肝脏是人体解毒和代谢的“发动机”,维护好它—尤其在炎炎夏季—尤为重要。夏天,再舒服,也别随便乱喝药,一不小心就是生命危险!


你有没有因为喝中药而出现肝脏不适的经历?或者对夏季饮药有什么心得?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一起聊聊你的故事,也为更多人敲响健康警钟。


参考资料

  1. 李红梅等,《夏季中药性肝损伤与代谢机制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年。
  2.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物性肝损伤回顾研究,2023年。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性肝损伤监测报告》,2020年。
  4. 张强,刘敏,《中西药合用引发肝损伤的临床分析》,临床肝脏病杂志,2021年。
  5. 王晓华等,《CYP450基因多态性与中药性肝损伤风险关联》,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

健康的夏天,从科学用药开始!大家记得转发分享,守护自家人健康不容忽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养生   中药   夏季   医生   肝脏   损伤   成分   夏天   毒性   西药   草药   药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