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肠胃炎九个脾虚寒!4 味药精简方,温脾散寒,肠胃稳当当

很多人被腹痛腹胀、便溏腹泻、食欲不振折磨,吃了不少肠胃药却难以根治,其实根源多在 “脾虚寒”。

中医常说 “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脾胃虚寒则运化功能减弱,水谷精微无法正常消化吸收,寒湿内生则肠道传导失常,两者叠加就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出现反复腹泻、腹痛等症状。

之前给大家分享过加减方,这次专门精简成 4 味药的小方,更方便日常调理,既能温中健脾,又能散寒止泻、调畅运化,帮你把失衡的脾胃功能理顺,肠胃慢慢就稳定了。

对症小方:

姜桂术苓方:干姜、桂枝、白术、茯苓

这个方子是从经典温脾止泻方剂中提炼而来,4 味药各司其职,没有多余成分,针对 “脾虚寒型” 慢性肠胃炎特别对症。

常见症状:腹痛隐隐、喜温喜按、便溏稀溏、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

方解:

干姜是温中散寒的 “主力军”,能直温脾胃虚寒之本,驱散肠道寒湿,就像给 “脾胃火炉” 添柴,缓解因虚寒导致的腹痛、畏寒、便溏。

桂枝可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既能辅助干姜增强温中散寒之力,又能推动脾胃气血运行,改善因寒凝气滞导致的腹胀、消化不良。

白术能健脾益气、燥湿止泻,强化脾胃运化功能,减少肠道内寒湿滞留,从根源上补脾胃 “元气”,改善因脾虚导致的食欲不振、神疲乏力。

茯苓可健脾渗湿、宁心安神,能将脾胃运化不掉的湿邪通过尿液排出,缓解因湿盛导致的便溏、身体困重,同时改善肠胃炎伴随的心烦、失眠等不适。

这 4 味药看似简单,却刚好对应 “脾虚寒型” 慢性肠胃炎的核心问题。就像有人经常餐后腹胀、大便不成形,吃点生冷食物就腹痛腹泻,喝这个方子煮的水,能明显感觉到腹痛减轻,大便逐渐成形,食欲也慢慢好转,这就是脾胃虚寒得补、运化功能恢复的效果。

如果是湿热壅滞(腹痛剧烈、大便黏腻、肛门灼热)、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酸臭)、肝气犯胃(胃脘胀痛、嗳气频繁、情绪波动后加重),用了可能会加重症状。比如湿热壅滞的人用了可能会更易腹胀、大便黏滞,食积停滞的人用了可能会加重嗳腐吞酸。

日常搭配 1 个小动作 + 1 种茶饮,能温脾散寒、强化运化,还能预防慢性肠胃炎复发:

按揉 “足三里穴”:每次按 3 分钟,有酸胀感就行。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被称为 “脾胃保健要穴”,按揉能帮干姜、白术更好地温中健脾,增强脾胃功能,运化顺了,肠胃自然稳定。

喝 “姜枣山药茶”:取干姜片、红枣、干山药片,用温开水冲泡。干姜温中散寒,红枣补中益气,山药健脾养胃,三者搭配适合脾虚寒型慢性肠胃炎患者日常饮用,可辅助调理脾胃功能。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不表明克数也是对患者的负责。以上分享仅供参考,不可盲目套用,以免药不对症,对身体造成更大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养生   肠胃炎   稳当   肠胃   脾胃   干姜   大便   功能   白术   可能会   食欲不振   山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