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当生育比率、生育人口、生育能力、生育意愿“四降”成为当下人口发展的突出挑战,如何筑牢妇幼健康防线、破解生育困境?在2025第十届上海市普陀区妇幼保健与产科危重疾病诊治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在会上明确指出:“妇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保护妇女权益、关爱女性健康,正是应对当前挑战的核心突破口。”
“人口问题关乎长远发展,而妇女健康是破解人口困局的关键支点。”郎景和院士在《妇女健康论》主旨报告中,用翔实数据剖析了当前我国人口形势:总和生育率持续走低、女性平均生育年龄逐年推迟、部分地区婚前检查率不足60%,这些现状凸显了生育支持体系完善的紧迫性。
针对这一局面,他提出“三个生”与“三个育”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在“生”的基础层面,要聚焦提高生育能力、避免出生缺陷、保护生殖健康,通过强化婚前保健、孕前筛查、孕期管理等全链条服务,为健康生育打下坚实基础;在“育”的社会层面,要统筹推进生育保障、养育支持、教育协同,推动产假制度优化、托育服务扩容、教育成本降低等综合施策。“我们不仅要让女性‘能生’,更要让她们‘敢生’‘愿生’,这需要医疗、社会、家庭形成强大合力。”郎景和院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面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产科及妇幼工作新课题,上海市正积极行动,全方位强化生育支持。目前上海已实现二级及以上助产医疗机构“全天候”无痛分娩服务全覆盖,经产妇无痛分娩率达89.7%,初产妇达76.3%,极大提升了产妇的分娩体验。
在儿童健康服务方面,上海已建成87家儿童友好医院,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门诊全覆盖”,并积极试点“15分钟育儿圈”,整合托育、早教、儿童健康管理等多元服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孕产期保健全流程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将孕前优生检查、孕期产检、产后访视、儿童保健等服务串联起来,为孕产妇提供包含个性化膳食指导、心理疏导、高危因素干预在内的“一站式”健康守护。
在普陀区,通过整合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5家助产机构资源,普陀区构建起“孕前-孕产-产后”无缝衔接的全链条服务网,并创新建立高危孕产妇“多学科护航”机制——由产科、儿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会诊团队,对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等危重症实施“秒级响应”。
得益于这一机制,普陀区已实现连续十年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100%、孕产妇零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稳定在3‰以下,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服务便捷化方面,普陀区在市民服务中心打造“婚育服务综合体”,实现婚姻登记、婚前检查、孕前优生检查“楼上楼下”一站式办理;“随申办·婚前保健服务一件事”上线后,平均办理时间从3小时压缩至45分钟,2025年上半年婚检率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100.41%,服务满意度达98.6%。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主办,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普陀区西部医疗联合体联合协办。已成功举办十届的普陀区妇幼保健与产科危重疾病诊治学术研讨会,长期聚焦妇幼健康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最新进展,已成为区域乃至全市妇幼健康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
本届研讨会围绕“产科危重症救治、出生缺陷防控、妇幼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了妇产科领域的多个热点与难点问题。国内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就胎儿生长受限的产前监测与管理、小于胎龄儿的早期干预、人工智能及远程医疗在妇产科的应用、妇产科盆底解剖学新进展、产科出血的预防与急救策略、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规范化诊治管理等具体议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流和深入研讨,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宝贵的临床实践经验,为推动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