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辅佐”过6位领导人,都失败了,最后选择了毛主席

一个国家的命运往往掌握在领导人的手中。身为中国的脊梁,周总理自然也明白其中道理。毫不夸张的说,正是有了毛周二人的合作,才大大推进了革命的成功。

早在选择毛主席之前,周总理就曾辅佐过六位领导人。可他们都不是属于中国的真正领袖。深入一番深入考察后,周总理才将目光锁定在了毛主席身上。

当年,在他们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周总理又是如何慧眼识珠的呢?

一、惺惺相惜:毛周的深厚友谊

起初,毛主席和周总理并未有什么接触。前者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后者负责黄埔军校政治工作,仿佛是两条平行线,没有相交的机会。

好在,1931年,周总理奉命进入苏区发展,开始与毛泽东共事,两个相似的灵魂也发生碰撞。

然而,好景不长,因与王明的路线冲突,毛主席遭受到了不平等对待,硬是被排挤出了领导层。在王明、博古的教条主义指导下,苏区很快陷落。为了保存革命火种,红军只能被迫长征。

也正是这个时候,身为军委副主席的周总理意识到:这种完全脱离实际的军事指挥根本不适合红军。

反倒是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都证明了毛主席的游击战思想可靠有效,说明了毛泽东路线的正确性。

于是,遵义会议召开时,周总理公然在会议上肯定了毛主席的路线,提议由对方来担任政治局常委一职。

有了周总理从中推波助澜,毛主席不仅很快接受了军事指挥权,就连军事和政治地位也在有所稳固。

此后,周总理始终扮演着助手的角色,一直待在毛主席身边,为其出谋划策。

不管是西安事变、抗战时期,亦或是延安整风,周总理都把毛主席提出的策略贯彻到底,抵制王明的错误主张。甚至愿意公开检讨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

一方擅长战略决策,一方精于执行与协调,互补的性格让毛周两人配合默契,形成最佳搭档。

建国后,周总理也没有改变初心,用心做好毛主席治国理政的帮手,将左膀右臂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看似顺利的革命之路实际上却充满了波折。

周总理这个“配角”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早在扶持毛主席之前,他曾先后与六位领导人共事,其中不乏有文人楷模和新派人物。他与其他六人又有何渊源呢?

二、过往经历:辅佐六位领导人

周总理辅佐的第一位便是鼎鼎大名的陈独秀。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手发动新文化运动的陈独秀备受关注,一度被视为革命的先行者。

当代年轻人受其思想影响很大,周总理也不例外。在他心里,陈独秀是“偶像”一般的人物。

可随着革命的深入,周总理便发现陈独秀也并非完人,后者所提出的想法过于理想化,甚至有点脱离实际的意思。

这并非周总理想得太多,事实也的确如此。1927年,陈独秀过分依赖国民党,右倾投降思想明显,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无奈之下,周总理只能带着心中遗憾,转头去辅佐陈独秀的接班人——瞿秋白。

这两任领导人,无论是从行事作风,还是性格观点都大有不同。相比陈独秀,瞿秋白是名副其实的左倾主义者。

在他的授意下,全国各地频繁发生起义活动。不是今儿爆发工人大罢工,就是明儿开展武装“壮举”。可这终究是面子工程,说白了也就是以卵击石,真正受伤的还是党和人民,照搬苏联的发展模式不过尔尔。

紧接着,码头工人向忠发脱颖而出。他并没有什么文化,偏偏共产国际就是看中了这点,推举他上位。

很快,向忠发就打脸了一众支持者,向大家证明了,以他的能力根本无法担当如此重任。向忠发毫无内在,只知享乐,几次因为醉酒误事,被敌人抓到了手里,还不等对方怎么着便立刻叛变,真是一点苦都不想吃。

要不是周总理提前做好了准备,那中央必定遭受重创。

此后,周总理又辅佐了数位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领导人,李立三、王明、博古尽在其中。

李立三的左倾思想远比瞿秋白还要严重,他丝毫不顾前辈的经验教训,上来就想要一口气吃个胖子,提出要直接攻打大城市。

他好似看不到我方与国民党之间的力量悬殊,满心满眼都是抢夺地皮,谋求胜利。急功近利没什么好下场,党和将士们为李立三的鲁莽行为买了单。

而王明和博古就更不用说了。倘若不是他们二人固执己见,傲慢自大,那红军断然不会走上十万里的长征路,老百姓还能少遭点罪,少受些苦。

这六位革命人物,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屡屡导致红军失利,陷入被动险境。他们或因经验不足,或因战略决策失误,最终都未能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每一次的失败,都让周总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领袖,并不只是一个称号,一个冠冕,他是真正需要把民族扛在肩膀上的勇士、智者。

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探索与尝试中,周总理才发现,毛主席是真正了解中国实际的人,是有真本事的人。

于是,为了让毛主席出山,周总理亲自去说服博古。经过他的多番坚持与努力,博古等人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看到了毛主席的领导才能。

在遵义会议上,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领导地位被确立下来。这一决定,无疑为红军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红军巧妙地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完成了伟大的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

可以说,没有周总理的辅佐和支持,就没有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

总结

历史证明,周总理的选择是正确的,毛主席带领着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更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了美好。

无论是中国革命阶段还是建设时期,两人的合作都是推动中国跨步向前的关键助力。


参考资料:

1.毛泽东与周恩来最离不开(组图)-纪实台-中国网络电视台

2.最佳拍档:毛泽东与周恩来相知互信 优势互补——金台资讯

3.细微处见伟人谊 ——晚年毛泽东与周恩来的相互关怀——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历史   领导人   博古   红军   周恩来   中国   遵义   思想   苏区   战略决策   路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