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过窗棂时,总见母亲在灶台前转着圈。铁锅烧得发暖,她抓一把糙米撒进去,米香混着水汽慢悠悠飘出来,父亲就坐在一旁择菜,枯黄的菜叶落在竹篮里,两人没什么话,却像两根缠绕的藤,各自忙着,又彼此挨着。
想起二十年前,他们刚搬来这老房子,墙皮斑驳,日子也紧巴。父亲在工地扛砖,母亲就去集市摆摊卖鞋垫,寒冬腊月里,母亲的手冻得裂了口子,回家却总把热乎乎的烤红薯塞给父亲。有次父亲摔伤了腿,躺在床上唉声叹气,母亲没哭,只是每天熬一锅小米粥,就着咸菜,一口口喂他,说:“日子是熬出来的,粥熬透了才香,日子熬久了才甜。”

后来日子慢慢缓过来,糙米换成了精米,咸菜成了配菜,可他们还是保留着老习惯。傍晚时分,父亲搬把藤椅坐在院里,母亲端来两碗粗茶,茶叶是后山采的野茶,泡在搪瓷杯里,涩中带点甘。风吹过院角的老槐树,叶子沙沙响,他们就着暮色聊天,说的都是些琐碎事:今天的菜多少钱一斤,邻居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明天要把被子拿出去晒……没有轰轰烈烈,却像熬了多年的汤,温吞,却满是滋味。

其实哪有什么天生的甜,不过是两个人把苦日子掰碎了,掺着耐心和体谅慢慢熬。就像母亲熬粥,火候到了,米才会烂,香才会透;就像父亲择菜,仔细挑拣,剩下的都是鲜嫩。岁月是口大锅,柴米油盐是料,相敬是火,陪伴是慢熬的耐心,熬着熬着,粗茶淡饭就有了甜味,平淡岁月就有了暖意。
如今再看他们,头发都白了些,可坐在夕阳下的身影,依旧挨得很近。原来最动人的不是风花雪月,而是两个人守着一口锅,把岁岁年年熬成甜,把朝朝暮暮过成暖——这便是岁月最好的模样,同熬,亦同甜。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