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因热射病丧命!医生苦劝:热射死前半小时,身体有这2变化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我以为只是中暑,结果他突然倒下,半个小时都没能挽救回来。”一位中年男性在讲述自己亲戚因为热射病不幸去世的故事时,语气充满了懊悔和无奈。

随着夏季的来临,气温节节攀升,很多地方的气温都已突破40度,在这个时节,不仅仅是烈日炙烤着大地,人体也在忍受着酷热带来的种种困扰。

对于一些体质较弱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儿童以及长期在外劳作的人,过度暴露在高温下,很容易引发热射病,甚至发生不幸。

让人心痛的是,往往在热射病发生前的最后半小时,身体就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预警信号,尤其是皮肤从湿冷突变为干热无汗,意识从模糊急速陷入昏迷,这是热射病致命的前兆。

热射病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暴露而导致的一种严重的热应激反应,当人体的散热机制不能有效工作时,体温会持续升高,超过体内的调节极限,最终可能对身体各个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很多人对热射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中暑”的层面,认为中暑只是短暂的不适,但事实上,它是一个逐渐加重、最终致命的过程,热射病发生时,人体体温调节系统失衡,体温急剧上升,体内器官衰竭可能接踵而至。

在热射病的发生过程中,有两个非常典型的信号需要特别注意,首先是皮肤的变化,热射病患者通常会在体温迅速上升的过程中,出现皮肤从湿冷突变为干热无汗的情况。

在这种状态下,体内的散热功能已经严重受损,虽然患者的身体经历了大量的出汗过程,但由于过度的水分流失,体内水合作用已经无法维持正常的功能。

人体的汗腺几乎停止了分泌,皮肤变得异常干燥,摸上去温度升高,明显的干热感非常突出,皮肤的这一变化通常是热射病临床表现中的首个重要警示。

意识的变化也是热射病临床表现中的重要信号,在热射病的晚期,患者的意识会急速模糊,从最初的轻微头晕、嗜睡,到最后可能迅速进入昏迷状态。

在这一过程中,患者常常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甚至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反应能力,意识模糊通常是由于体内温度过高,大脑开始出现缺氧、缺血现象,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若此时未能及时进行有效降温和治疗,患者的昏迷状态会进一步加重,最终可能导致死亡,为了避免热射病引发严重后果,了解这些早期症状,并及时采取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在高温时段,大家一定要格外警惕,任何体力活动都应尽量避免暴露在烈日下,特别是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太阳辐射最强。

对于那些需要长时间在外劳作的人群,如建筑工人、外卖配送员等,务必定期进行水分补充,保持体内的水合作用,避免出现脱水和中暑的症状。

如果在活动过程中感到头晕、恶心等不适,一定要立刻停下来休息,找到阴凉通风处,降温休息,并尽量补充水分。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等体质较弱的人群,热射病的风险更高,由于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可能更容易受到影响。

因此,家中有老年人和孩子的家庭,应尽量避免让他们长时间呆在没有空调或通风差的环境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确保室内温度适宜,在高温天气下,也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室内绿植、使用风扇、适量开窗等方式帮助降温。

与此同时,除了避免高温时段的暴露外,饮食和水分的补充也至关重要,夏季应多食用富含水分和电解质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等水果蔬菜,帮助保持水分平衡。

在饮水方面,除了水,适当补充含盐饮料也是预防热射病的重要手段,因为长时间流汗后,体内的电解质会大量流失,单纯的水分补充不足以恢复身体的平衡。

对于需外出工作之人而言,可携带含盐饮品,像运动饮料之类的,以便随时补充体内电解质。

在热射病的防治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及时降温,若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皮肤干热无汗、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将患者带到阴凉处,并迅速采取降温措施。

可以用凉水喷洒患者的身体,尤其是头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部位,帮助迅速降温,若条件允许,可以使用冰袋、冰敷等方法进一步降低体温。

同时,需即刻补充水分,以含盐分的电解质饮料为佳,助力恢复体内水分与电解质的平衡,若症状未缓解,务必要尽早就医,以防病情恶化。

在这些防治措施中,最关键的就是对早期症状的识别,一旦出现皮肤由湿冷突变为干热无汗,意识模糊等变化,就应该高度警觉,这往往是热射病的前兆。

通过早期发觉与及时介入,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完全能够得以避免,从而杜绝生命危险的发生。

总之,热射病的发生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它有明显的前兆,了解这些前兆,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热射病发生的风险。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时刻保持警惕,关注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反应,确保及时采取降温、补水等措施,是避免热射病引发严重后果的关键。

大家在享受夏季阳光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健康的风险,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有效的应对,我们能够确保在高温季节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热射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1]田树林,王巧玉,魏瑜萱,等.热射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华西医学,2024,39(07):1068-1074.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4

标签:养生   起因   身体   医生   体内   水分   电解质   高温   体温   皮肤   患者   前兆   意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