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曹宇悦)9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官旭华介绍,9月以后,诺如病毒进入流行期。一般情况下,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流行季节。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是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以及肌肉酸痛等。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贵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传播迅速、免疫保护时间短,各年龄段人群均易感染,但儿童属于高危人群。
“儿童只要吃进10~100个诺如病毒颗粒就会发病,这个量相当于1%的飞沫。一旦感染病毒,儿童以呕吐为主要症状,成年人多表现为腹泻,通常持续2~3天。诺如病毒的基因多样、变异快,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林明贵说。
林明贵表示,在学校、家庭、医院、社区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有出现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学校易成为诺如病毒的高发场所,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们普遍压力大、熬夜多且缺乏锻炼,体质受到影响;二是学校的饮食卫生问题亟待严抓,大多数诺如病毒感染暴发都与饮食卫生有一定关系,例如今年8月沈阳师范大学自备井蓄水池发生诺如病毒污染,导致两千余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炎症状。”
诺如病毒会引起一系列症状。图源齐鲁晚报
林明贵表示,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药,一般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关键要做到及时补充液体,预防脱水。大多数患者一周内即可康复,少数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需要立即就医治疗。
诺如病毒病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大家不必恐慌,但根据病毒的传播方式进行预防依然非常重要。在诺如病毒的流行期,林明贵建议大家做好以下五件事:
一是对于可能携带病毒的“高危食品”进行科学处理。诺如病毒以肠道传播为主,牡蛎、蛤蜊、扇贝等贝类是携带诺如病毒的“高危食品”,伏地而生的水果、蔬菜也容易被病毒污染。建议大家不要生吃海产品,烹制贝类时必须彻底煮熟;水果最好削皮后再吃。
二是注意饮水安全。诺如病毒可能通过被污染的水源传播,建议大家不喝生水,饮用开水或瓶装水。
三是要做好居室日常清洁和通风。确保厨房餐具的清洁,切生、熟食的菜刀和菜板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四是做好手部清洁。诺如病毒可通过物品、空气等途径传播,因此建议餐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和外出回家后,在手上抹好肥皂和洗手液,在流动水下认真洗手、搓手至少20秒。
五是做好规范消毒和患者隔离。如果家庭成员出现了胃肠炎症状,要对呕吐物和排泄物进行规范处理,对污染的环境和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确诊感染诺如病毒的患者,应尽量居家隔离,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