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独”分子何韵诗,曾呼吁将中国除名遭封杀,如今下场大快人心

2019年12月9日,香港国安部抓到了6名“港独分子”,引起了广泛关注。

因为,在这6个人里,有一位的身份十分特殊:她不但是香港著名艺人,还是京剧大师梅艳芳的唯一关门女徒弟!

要知道,梅艳芳可是出了名的爱国人士,他的徒弟竟然参与了“港独”,还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反华言论,恶意煽动民众情绪。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如今,她又落到了什么样的下场呢?

拜师梅艳芳

上文中所提到的香港女艺人,名叫何韵诗。

1977年,何韵诗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公司职员,母亲是家庭主妇。11岁那年,父母决定移民加拿大,寻求更好的生活。

刚到温哥华时,她因为英语不好经常被同学嘲笑是"中国佬",有次午餐时同学故意把她的饭盒打翻,还模仿她用筷子的样子。

这种被歧视的经历让她变得特别敏感,也让她对香港这个地方,始终没有太深的感情。

在加拿大读完高中后,何韵诗进入魁北克大学学习平面设计。

1996年暑假回香港探亲时,偶然看到电视上播放新秀歌唱大赛的广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参赛,没想到凭借独特的嗓音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冠军。

在颁奖典礼上,担任评委的梅艳芳特意走到后台对她说:

"你的声音很有故事感,要不要跟我学唱歌?"就这样,她成了梅艳芳最后一个正式收的徒弟。

在梅艳芳的力捧下,何韵诗很快就在香港乐坛崭露头角。

2000年前后,她开始频繁到内地发展,在多个综艺节目中都强调自己"虽然生在加拿大,但心永远是中国心"。

当时很多内地观众都被她这番爱国言论感动,却不知道她早在1998年就正式加入了加拿大国籍。

有次在北京演出后,她被记者问到国籍问题,支支吾吾地回答:"这个...艺术不分国界嘛。"

2003年梅艳芳因病去世,失去了这个重要的靠山,何韵诗的事业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落千丈。

眼看着唱片卖不动了,演出机会也越来越少,她开始着急了。

为了重新引起大家的注意,何韵诗想了不少办法。

为了捞钱,不择手段

2006年,她在一次演唱会上突然宣布出柜,成为香港首个公开同性恋身份的女歌手。

不过,这个话题炒作了半年就无人问津。

2012年她又转型做女权主义者,在社交平台发表激进言论,甚至组织过几次街头抗议活动。

但这些转变不但没让她东山再起,反而让很多人觉得她太爱出风头。

2014年,何韵诗的政治立场发生急剧转变。

她公开支持香港“占中“运动,并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与达赖喇嘛的合照,彻底倒向"港独“阵营 。

从那之后,她不仅参与非法集会,还在网上开设店铺,售卖印有"港独"标语的T恤,每件售价高达300港币。

据报道,仅靠这一项业务,她一个月就赚了30万港币。

此外,她还成立所谓的"支援示威者"基金会,以众筹名义敛财,其中一场演唱会就筹集了上亿元资金。

内地网友发现何韵诗的行为后,迅速发起抵制行动,各大音乐平台下架了她的作品,商业代言也全部终止。

最严重的是国际化妆品品牌兰蔻,原本邀请她参加音乐活动,但事件曝光后,兰蔻立即发表声明否认她是代言人,并取消合作。

这一风波导致兰蔻母公司欧菜雅集团,股价暴跌25亿欧元(约185亿元人民币),成为当时商业界的热门话题。

不过,何韵诗可不管这些。

为了扩大影响,何韵诗还跑去台湾和"台独"分子勾搭,结果在台北参加活动时被人当街泼红油漆,围观群众直接喊她"滚出台湾"。

但这并没有影响何韵诗的行为,2019年,她开始变本加厉。

何韵诗跑到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言,污蔑香港警察“暴力镇压",甚至荒谬地要求将中国从理事会除名。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直接回击:"痴心妄想,不自量力",强调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轮不到她这个加拿大籍的人指手画脚。

何韵诗不甘心,又跑去美国国会听证会造谣,鼓动美国通过涉港法案,结果被香港特区政府痛批"挟洋自重、反中乱港”。

到了2021年底,香港警方依据国安法,终于对何韵诗采取行动,冻结其资产并逮捕归案。

正义的审判

在搜查过程中,警方发现她长期通过社交平台与境外反华势力勾连,策划煽动分裂活动的大量证据。

她此前组织的所谓 “抗议” 活动,实则是受外部势力操控,企图破坏香港社会稳定的违法行径。

而何韵诗那些歪曲事实的言论,被境外媒体大肆转载,在香港社会引发恶劣影响。

经过长达数月的严密侦查与司法程序,2022年5月,何韵诗分裂国家等罪名成立。法庭上,面对如山铁证,她再也无法狡辩,只能低头认罪。

这一判决大快人心,香港市民纷纷在社交平台发声,有人晒出五星红旗配图写道:“香港容不得分裂者撒野,法律的正义永远不会缺席。”

还有不少市民自发走上街头,悬挂起 “维护国安,守护香港” 的横幅,大家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法治的拥护和对香港未来的信心。

对此,不少网友点赞支持,还有人直呼:“恶有恶报,大快人心!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跳梁小丑,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这一案件也让香港社会更加清醒,明白只有坚守 “一国两制”,才能换来长治久安。

信息来源: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环球时报】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娱乐   大快人心   中国   下场   分子   香港   社交   言论   徒弟   信源   加拿大   平台   台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