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初审| 天坛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死亡至今仍是西藏历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
这个从农奴家庭走出的宗教领袖,在24岁那年被蒙古兵押解进京,却在路过青海湖时神秘死去。
是被人暗杀,还是自然圆寂,抑或是趁机逃脱后病死他乡?三百多年过去了,真相究竟如何?
1683年,门禺那拉山下一个普通的农奴家庭迎来了他们的孩子,这个婴儿就是后来震动整个西藏的仓央嘉措。
这家人信奉的是宁玛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红教。
红教对于僧人的生活要求相对宽松,允许娶妻生子,对情爱也持包容态度。
小仓央嘉措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自由自在,没有太多约束。
他跟着家人学习宁玛派的教义,也学会了写诗作文。
谁能想到,这个山村里的农奴孩子,命运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
五世达赖圆寂的消息被第巴严密封锁着。
第巴是五世达赖最信任的弟子,掌握着西藏的实际权力。
他深知一旦达赖圆寂的消息传出,整个西藏都会陷入动荡,自己的地位也会受到冲击。
在暗中寻找转世灵童的过程中,第巴发现了仓央嘉措,并秘密将他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培养。
15岁的仓央嘉措被带到错那宗城,开始接受正规的贵族式教育。
在这里,他第一次见识到了贵族生活的奢华,也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一位贵族小姐。
两个年轻人很快相爱了,这段纯真的感情成为仓央嘉措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错那宗城的日子是自由的。
仓央嘉措可以随意写诗,可以和心爱的女孩在一起,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他写下了许多诗歌,表达着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诗歌后来成为他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后人争议的焦点。
1697年,康熙皇帝开始对西藏施压,要求尽快举行达赖坐床仪式。
第巴再也无法隐瞒五世达赖死亡的消息,只能让仓央嘉措正式出现在公众面前。
五世班禅为仓央嘉措剃发受戒,10月,他在布达拉宫正式坐床,成为六世达赖喇嘛。
坐床后的仓央嘉措面临着人生最大的冲击。
格鲁派,也就是黄教,有着极其严格的戒律,要求僧人禁欲,不能接近女色,不能饮酒作乐。
这对于从小在宁玛派环境中长大的仓央嘉措来说,简直是噩梦。
他每天要接受繁琐的宗教仪式,要背诵大量的经文,要接见各种各样的信徒和官员。
布达拉宫虽然宏伟,对他来说却像是一座华丽的监狱。
他想念错那宗城的自由日子,想念那个心爱的女孩,想念可以随意写诗的时光。
内心的痛苦让仓央嘉措做出了惊人的举动。
他开始夜晚偷偷溜出布达拉宫,化名宕桑旺波,在拉萨城的茶馆、酒肆中寻找慰藉。
他和普通人一样喝酒聊天,寻觅爱情,完全不像一个高高在上的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在这段时间写下了大量的诗歌。
这些诗歌用词直白,情感真挚,完全不像传统的宗教文学。
有的诗歌描述对爱人的思念,有的表达对自由的渴望,有的则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
这些诗歌在民间广泛流传,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个年轻的达赖喇嘛竟然如此真实,如此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他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没有故弄玄虚的说教,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出了每个人心中都有的情感。
关于这些诗歌的性质,后来学者们产生了很大争议。
有人认为这就是情诗,表达的是对世俗爱情的渴望。
也有人认为这是宗教诗歌,用情爱来比喻对佛法的追求。
不管怎么解释,这些诗歌都真实地反映了仓央嘉措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仓央嘉措的行为很快就传到了蒙古和硕特部首领拉藏汗那里。
拉藏汗和第巴之间一直存在权力斗争,他正愁找不到打击第巴的机会。
仓央嘉措违反教规的行为给了他最好的借口。
拉藏汗开始收集仓央嘉措"违法乱纪"的证据,包括他夜出布达拉宫、与女子交往、饮酒作乐等等。
这些在普通人看来很正常的行为,在严格的格鲁派戒律面前都成了罪状。
拉藏汗将这些材料整理后,上书康熙皇帝,要求撤销仓央嘉措的达赖地位。
康熙皇帝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他需要维护西藏的稳定,也需要维护格鲁派的权威。
经过考虑,他同意了拉藏汗的请求,下令将仓央嘉措押送到北京。
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仓央嘉措的命运。
1709年,蒙古兵来到布达拉宫,要带走仓央嘉措。
消息传出后,整个拉萨都震动了。
无数的信徒聚集在布达拉宫前,为他们心中的活佛送行。
仓央嘉措虽然违反了教规,人们对他的爱戴却丝毫没有减少。
押解队伍离开拉萨后,路过哲蚌寺时发生了意外。
寺庙里的僧人们不忍心看着他们的达赖被带走,冲出来要抢救仓央嘉措。
场面一度非常混乱,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仓央嘉措不愿意看到无辜的人因为自己受伤,主动劝说僧人们不要反抗,表示愿意跟着押解队伍离开。
他的这个决定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不已,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善良和对别人的关怀。
队伍继续向北行进,穿过茫茫草原,来到了青海湖边。
就在这里,24岁的仓央嘉措神秘地死去了。
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有多种说法,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有人说他是自然圆寂的,因为长途跋涉的劳累和精神上的打击,身体承受不住而病死。
有人说他是被人暗杀的,拉藏汗或者康熙皇帝担心他到了北京后会成为政治麻烦,所以在路上就解决了他。
还有人说他是趁机逃脱了,后来在别的地方病死,押解队伍为了交差才说他在青海湖死去。
从当时的政治环境来看,暗杀的可能性确实存在。
仓央嘉措活着对拉藏汗来说是个威胁,因为民众对他的爱戴可能会成为反对拉藏汗统治的力量。
对康熙皇帝来说,仓央嘉措到了北京后如何处置也是个难题,杀了他会激怒藏民,不杀又难以服众。
自然死亡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仓央嘉措从小生活在相对温暖的藏南地区,突然要经历高原严寒和长途跋涉,身体确实可能承受不住。
再加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打击很可能导致他病倒身亡。
逃脱说虽然听起来比较浪漫,实际可能性却不大。
押解他的是训练有素的蒙古兵,戒备森严,而且青海湖一带地广人稀,即使逃脱了也很难生存下去。
不管真相如何,仓央嘉措的死确实给他的传奇人生画上了句号。
他的诗歌流传至今,他的故事被无数人传颂,他成为了西藏历史上最具争议也最受人关注的宗教领袖之一。
仓央嘉措的死因可能永远都是个谜了。
这个从农奴家庭走出的年轻达赖,用他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性情。
他没有按照传统宗教领袖的模式生活,而是选择了忠于内心的道路。
虽然这条路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他的真诚和勇气却感动了无数人,让他在死后三百年依然被人们怀念和讨论。
信息来源:
《西藏通史》,中国藏学出版社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传》,西藏人民出版社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相关记载
《蒙藏关系史略》,民族出版社
哲蚌寺、布达拉宫相关史料档案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