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一脸不服气,对中国征收“实物关税”,作死之路代价太惨痛!

最近中美关税休战满一年的消息,让全球贸易圈平静不少,但有一方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欧盟。这波操作活脱脱上演了一出"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的戏码,看得人哭笑不得。这背后到底藏着多少荒唐与算计。

中美达成的关税休战协议其实藏着不少门道。美方暂停了对中国加征的24%关税,为期一年,只保留10%的普遍税率;中国也做出对等调整,同样暂停24%关税一年,保留10%基础关税。更关键的是美方的让步:把以芬太尼为借口加征的20%普遍关税减半至10%,这可是实打实的让利。

作为交换,中方放松了对美国农产品的制裁,还暂停了10月9日新增的部分稀土管制措施。

这些管制措施本就定在11月8日生效,暂停就等于从未实施,我国现行的稀土管制政策压根没动。这么算下来,美国对中国产品累计减税34%,咱们面临的关税水平已经和美国盟友基本持平。

连美国最能"吹"的媒体都不得不认栽,承认关税战彻底失败,完全没达到预期目的。只有白宫还在嘴硬,宣称特朗普又取得了"伟大胜利",堪称"子子孙孙无穷胜"的典范。

中美一停战,欧盟彻底坐不住了。要知道为了配合美国的制裁大棋,欧洲早就把家底搭进去了。现在大哥突然"投降",小弟们岂不是成了冤大头?

10月23日欧盟宣布第19轮对俄制裁,硬生生把大量中国企业列进去,给中欧贸易捅了一刀;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放话,若破解不了中国关键原材料管制,就动用"贸易核选项",说白了就是威胁脱钩。

欧洲通胀都快压不住了,到底是谁更依赖谁?中国的廉价工业品撑起了欧洲多少家庭的日常开销,他们心里没数吗?这就像自己插自己两刀,还问别人怕不怕。更讽刺的是,马克龙口中的"核选项",依据是欧盟的《反胁迫工具法案》,这法案当初可是为了反制特朗普的关税才立的。

今年年中特朗普真对欧盟加关税时,欧盟就搬出这法案,结果美国根本不吃这套,直接回怼"那我就成全你"。

欧盟立马认怂,不仅接受15%关税,还乖乖交了7500亿美元能源保护费,再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转头就喊"感谢大哥"。

硬气话喊得响,实际操作却露了怯。10月24日德国宣布推迟外长访华,理由是"没拿到足够会谈权限",说白了就是吃了闭门羹。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紧接着放狠话"必要时动用一切手段",可背后是欧洲工业的节节败退。

中美协议达成后,转头欧盟就放风要搞两大新招:定向出口管制卡中国脖子,以及开历史倒车搞实物关税。

实物关税这招有多离谱?就是不交钱,改交物资,这是货币制度不健全的古代才用的套路。欧盟现在捡起来,说白了就是想让中国出口商拿稀土当关税交。

欧盟这么急,根源还是执政水平拉胯,把自己逼到了绝境。德国研究机构就直言,欧洲明明是吃瓜群众,承受的伤害却比主角还多。与中国本该合作换利益,与特朗普本该强硬对抗。结果欧盟全搞反了,能有好果子吃吗?

更让欧盟慌的是,美国转头就对日韩下了手。美国和日韩签了《技术繁荣协议》,要求日韩加大进口美国AI技术、加强专利保护,所谓的量子计算、6G等领域合作,本质就是日韩单方面买美国技术。

雪上加霜的是,欧盟自己搞的环保法案还引火烧身。11月3日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开反对欧洲新环保法,法案要求2027年前实现净零排放,否则罚全球营业额5%,更离谱的是要求企业全球业务都达标,典型的长臂管辖。

美国警告企业会退出欧洲,卡塔尔也放话再推进就停供气,要知道卡塔尔可是欧洲主要天然气供应商。

欧盟是真注重环保?看看德国就知道了。10月,德国炸掉了贡德雷明根核电站的冷却塔,成为首个放弃核能的主要工业国,可代价是电价飙到0.45欧元一度,相当于人民币3块钱一度,是中国的好几倍。

居民电费占月薪一成,工厂更是扛不住,2023到2024年就有两百多家能耗大户迁到美国,连炼钢、化工这种支柱产业都跑了。

更讽刺的是,为了补能源缺口,德国重启了高污染的褐煤发电,2024年一季度煤电占比回到31%,碳排反弹4%。

之前还立法说核能不算绿色能源、天然气算,结果美国转头说化石能源更环保,这哪是注重环保,分明是把环保当政治筹码,哪里需要往哪搬。

中美休战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已经显现。之前顶着高关税美国厂商都要从中国进货,现在降税后,不少东南亚订单开始回流中国。

以玩具行业为例,中国玩具基础税率为零,叠加10%芬太尼关税和10%对等关税,总税率25%,但中国产业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比越南20%关税更有竞争力。

这就让欧盟更不平衡了,自己配合美国打下手,交了无数保护费才换来15%关税,结果中国只要20%,这不是明摆着被当冤大头吗?

为了美国,欧洲断送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俄乌冲突后又要出钱制裁又要援助,挨了俄美两边打。

中欧原本的合作多香啊,中国企业收购欧洲低利润企业,用供应链优势救活当地就业和税收,大家分红共赢,可欧盟为了抱美国大腿,亲手砸了饭碗,现在美国又趁机挖墙脚,吸引欧洲企业迁过去,欧洲这这次是两头不讨好。

说到底,战后欧洲过得太舒服了:美国给安全保障,俄罗斯给廉价能源,中国给廉价工业品,再加上祖上积累的家底,渐渐养成了"作精"脾气。

可时代变了,美国要收割盟友,俄罗斯断了能源,中国产业升级,欧洲的"岁月静好"早该结束了。毕竟实力才是硬道理,光靠装硬气可撑不了多久。

#国际##财经##上头条 聊热点##r热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财经   关税   惨痛   不服气   中国   欧盟   实物   代价   美国   欧洲   中美   德国   法案   能源   管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