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希望成为下一个上海?这3座城市呼声最高,经济实力很强

谁有希望成为下一个上海?这3座城市呼声最高,经济实力很强!重庆、青岛、成都,谁有希望成为下一个上海?原因很简单:它们都站在国家战略的风口,都拥有强大的经济底盘,都在交通、产业、教育、旅游等关键领域持续加码。如果上海是“东方明珠”,那么下一颗最亮的星,会不会就落在这三座城市之中?

重庆是国家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肩负着推进内陆开放、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任,是国家明确建设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行政级别与省相当,政策资源直接对接国家战略,重庆处于四川盆地东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形成了独特的“山城”立体空间结构,复杂的地形对城市布局提出了更高的适应性要求,也给交通建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的航运枢纽位置,是西南地区连通华中、华东地区的水运枢纽‚通过长江可直达沿海港口,也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是陆海双向开放的枢纽通道,在西部大开发、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推进过程中,重庆是“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其功能定位主要在于助力西部高质量发展、加强与东南亚的经贸合作,以及为长江经济带提供西部支撑。

重庆有不错的工业基础,它的重要产业集群包含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以及智能设备,近些年来传统制造业快速向着高端转变,现代服务业,金融,物流等等也在不断完善,重庆属于重要的全国消费中心,它的内部市场潜力无穷大,这里是西南区的综合交通枢纽,长江航运年吞吐量超过2亿吨,位于内陆港口之首,铁路网络联系中西部地区甚至欧洲(中欧班列),江北国际机场提升了通达性,成渝中线高铁开通后,两地通行时长缩减为50分钟。

高等教育以重庆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等为例子,科研资源慢慢转向工程技术、信息科技领域,军校在西部地区很强大,有陆军军医大学,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等,技术转化能力处在西部地区前列,旅游资源融合自然和人文,洪崖洞,磁器口古镇体现山城立体化城市风貌,长江三峡,武隆喀斯特地貌体现地质奇观,红岩革命遗址承载历史记忆,形成“网红城市”和红色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青岛,山东半岛的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发展重点是海洋经济和国际化开放,在北方,青岛是少数拥有深水港和产业基础的城市,青岛在胶东半岛南端,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多良港,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气候受海洋调节,冬暖夏凉,崂山山脉给城市提供生态屏障,也造就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面貌。


黄海海域深水港条件给青岛做东北亚航运枢纽形成重要支撑,航线波及日韩及全球重要港口,青岛是黄河流域出海口,肩负着内陆省份外贸中转的任务‚青岛是“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起着引领作用,青岛要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国家级平台给青岛给予制度革新契机,海洋科技和贸易得到更深入的开放。

​​

海洋经济在青岛核心竞争力中占据主导性,海洋装备制造、港口物流、航运服务形成完整产业链,家电制造海尔、海信,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制造业全国领先,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近年借助低效片区改造快速集聚,青岛港为世界级货运港口,自动化码头、深水泊位,胶东国际机场提升国际客货运能,跨海大桥高架路、重庆路快速路“四纵五横”城市路网,潍宿高铁(京沪二线)连接线建成南下长三角高速通道。

​​

高等教育对海洋科技与工程的聚焦,使得中国海洋大学在中国海洋研究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能源学科上强调专业性,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引入信息技术和生物医学资源,科研转化机制对接本地产业需求,滨海资源与人文景观的融合体现在栈桥和五四广场,城市历史在其中展现,崂山融合道教文化和自然景观,金沙滩和石老人浴场提供休闲场所,啤酒节和国际电影节形成国际化文化品牌。

​​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国家中心城市与重庆共同承担西部增长极职能,其发展路径以科技创新和宜居环境为双重要求,逐步形成“慢生活、快经济”独特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离不开对创新和环境的双重要求,在共同承担西部增长极职能中逐步使经济与生活形成独特的模式。


成都属于四川盆地西部,地势平坦,河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这一农业优势,气候条件适宜,湿润温和,冬季静风条件容易造成雾霾聚集,给城市环境治理带来困难,成都处于西南交通网中心,向西辐射川藏地区,向南连接云贵高原,是内陆地区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陆路通道,双机场(双流、天府)使其成为中西部最大的航空客货运中转中心。

成都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成渝双城经济圈要求成都与重庆形成协同分工,重庆偏重制造与航运,成都侧重科技与消费,其产业结构丰富,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影响力巨大,英特尔、京东方等均为全球性企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迅猛发展‚金融、软件服务、文化创意属于现代服务业的支撑,消费市场旺盛,是国际品牌拓展西部市场的第一选择‚双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列,成渝中线高铁做到与重庆50分钟直达,市域铁路网联结周边城市,地铁运营长度超越300公里,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接近50%。

四川大学、 基础科研、信息工程方面拥有电子科技大学的学术强势,轨道交通领域西南交通大学有着明显的学术强势,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领域强化自己的学术优势,结合产学研的方式向本地输出技术人才,历史文脉由都江堰、武侯祠与杜甫草堂承载着,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作为世界生态旅游的名片具有明显的优势,青城山与西岭雪山给予近郊自然探索的基础,宽窄巷子与锦里街区代表的市井生活美学呈现方式。

谁会成为下一个上海?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上海之所以是上海,是因为它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战略的集大成者。而重庆、青岛、成都,虽然路径不同,但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成为国家战略中不可替代的一环。也许,它们不会复制上海,但它们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新上海”——不是替代,而是并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财经   呼声   上海   城市   重庆   青岛   成都   枢纽   国家   长江   西部   双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