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博弈下,欧盟2026应急储备全覆盖,迎击供应链危机

欧盟最近刚放出2026年的工作计划,核心就两件事,抓牢关键原材料,同时把工业主权和应急安全的底子筑牢。

这事不是空喊口号,周二已经把具体提案摆出来了,连专门的关键原材料中心都要建,说是要管监测、联合采购还得搞储存,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怕供应链被卡脖子。

原材料中心,主权“定心丸”

这个原材料中心可不是摆样子的,欧盟直接把它算进2026年的核心动作里,目标很明确——那些能影响国防、汽车制造的矿产,必须攥在自己人手里。

欧盟这么急也能理解,毕竟现在全球供应链有点乱,再加上中国本月刚宣布对稀土磁铁和原材料出口管得更严,欧盟企业那边早就慌了。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说的话挺实在,她直言全球秩序在重新划分,有些大国对欧盟态度要么模棱两可要么带着敌意,欧洲不自己争定位不行。

本来想看看欧盟能不能和中国谈出点方向,毕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原定于周二和中外长碰面,不过目前还没听到具体结果。

其实欧盟早有准备,2023年就出过关键矿产供应多元化的方案,就是想少依赖中国。

这次建中心算是升级动作,毕竟像稀土、锂这些东西,欧盟自己产得太少,大部分都得靠进口,不提前备好,万一断供,汽车、新能源这些行业就得停摆。

计划+立法,双管齐下

光抓原材料还不够,欧盟把2026年工作计划拆成了六大块,从可持续繁荣到全球参与都覆盖了。

冯德莱恩特别提到,除了原材料,欧洲还得掌握未来的关键技术,像电池、人工智能这些领域都要发力,甚至公共采购里敏感产品都要搞“欧洲制造”标准。

这个“欧洲制造”标准挺有针对性,就拿电池来说,现在亚洲企业在电池领域占优势,欧盟搞这个标准,就是想帮本土企业抢市场。

不过光有计划不行,欧盟还有个大动作——简化立法。

明年要推出25项新法案,就是为了把那些繁琐的程序砍掉,还列了个“撤回清单”,把过时或者吵来吵去没结果的法案清掉,比如保护森林韧性的监测框架提案,成员国和欧洲议会有六个月时间决定要不要留。

之前听欧盟企业抱怨过,合规程序太麻烦,花的时间比美国企业多不少,这次简化立法,对中小企业来说算是松了口气,尤其是做汽车零部件、矿产加工的,审批快了,产业链落地也能快些。

应急储备,防风险

欧盟现在对安全问题特别上心,直言黑客、网络犯罪还有国家支持的团体活动越来越多,之前水下通信系统、天然气管道都出过被破坏的事,就像2022年北溪管道那事,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后怕。

更麻烦的是,大家对危机时该储备哪些必需品还没达成共识,如此看来,升级应急储备是必然的。

欧盟这次明确说了,成员国得加快储备稀土、永磁体这些跟能源、国防相关的东西,连电缆维修模块都得备着,食品、药品、核燃料的备用供应也得协调好。

其实2024年3月就出过《欧盟应急联盟战略》,还鼓励公民储备至少72小时的必需品,不过目前也就12个成员国建了稀土储备机制,其他国家进度不一样,协调起来怕是有点难。

就拿核燃料来说,德国已经弃核了,法国却很依赖核能,两国在储备这事上想法肯定不一样,食品储备还受农业周期、存储成本影响,成员国利益有差异,想统一行动,估计得花不少功夫。

计划落地,挑战不小

整体看下来,欧盟2026年这计划想得挺周全,从原材料到技术,再到应急储备,都是为了让欧洲更自主。

但想法再好,落地还是有挑战。

成员国之间情况不一样,有的缺稀土,有的缺食品,要统一储备、统一采购,怕是得反复协商。

而且关键原材料这事,光靠自己储备也不够,还得和其他国家合作,怎么在不激化矛盾的前提下保障供应,是个大问题。

另外,立法简化虽然好,但哪些法案该留该撤,各方肯定会有争议,推进速度不一定能像预期那么快。

不过不管怎么说,欧盟这步棋算是明确了方向,就是想在大国博弈里站稳脚跟。

后续这个原材料中心怎么运作、立法简化能不能真落地,都会影响欧洲工业的竞争力,也会改变全球关键资源的流动格局,值得多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财经   大国   欧盟   危机   原材料   欧洲   成员国   稀土   关键   企业   中国   全球   核燃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