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越南最高领导人苏林的首尔之行,搅动了东南亚地缘合作的格局。
在龙山总统府,越韩双方签署《深化韩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韩国将参与越南90万亿韩元的南北高铁与190万亿韩元的电力开发项目,越南还以3亿美元敲定20门K-9自行火炮采购。
不过,有意思的是,两个月前,越南才与中国完成三条跨境铁路“车同轨”对接,6月越南总理范明政还在达沃斯论坛公开邀请中企参与高铁建设,现在掉头,是不是有点“晚了”?
李在明会见越共总书记苏林
2025年上半年,越南在基建与军工领域的动作充满反差,4月,中越跨境铁路完成最后一段轨距校准,三条线路正式实现1435毫米国际标准轨“车同轨”。
当时外界普遍认为,越南南北高铁大概率会选择中国技术,毕竟轨距统一能大幅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
可仅过两个月,越南的态度就发生转变,6月达沃斯论坛上,范明政虽向中企抛出橄榄枝,但未提及具体合作条件,8月苏林访韩,便直接敲定高铁与电力合作,还同步签署军工订单。
范明政
从数据看,这笔军工交易格外醒目,20门K-9自行火炮总价3亿美元,单价1500万美元,远超国际市场同类装备均价,而高铁项目90万亿韩元的投资规模,几乎占据越南2024年GDP的14%。
这种短时间内的密集动作,不仅打破了此前的合作预期,更让外界好奇,越南为何甘愿付出高价,也要转向韩国?其对韩依赖是否已影响核心决策?
苏林和李在明
越南对韩国的倾斜,本质是长期发展困境下的“被动选择”。
回溯越南高铁梦,24年间的挫折早已埋下伏笔,2001年越南首次提出南北高铁计划时,便面临“缺钱缺技术”的难题。
越南2005年确定的“2014年开工、2035年建成”目标,因2010年国会否决搁置,当时越南GDP仅1157亿美元,560亿美元的项目预算相当于半年国家收入。
不过,真正让越南加速决策的,是邻国的刺激,2021年中老铁路通车,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
中老铁路
昆明至万象的货物运输时间从3天缩至10小时,2023年印尼雅万高铁开通,雅加达到万隆142公里路程仅需40分钟。
这两条高铁均采用中国技术,让越南意识到“再不行动就会落后”,2024年11月国会终于通过670亿美元的高铁项目。
但选择合作伙伴时,越南屡屡碰壁,法国阿尔斯通2015年提出的方案单公里造价超4000万美元,远超越南承受能力。
日本自2009年起与越南谈判,却坚持要求越南承担4.5%的高息贷款,还附加技术专利费,导致谈判搁置20年。
越南铁路
中国虽有成本与轨距优势,可越南担忧“战略依赖”,也顾虑美国的态度。
此时韩国的“积极姿态”恰好填补空白,李在明政府不仅承诺技术转让与人才培训,还主动提及资金支持,成为越南眼中的“第三种选择”。
但越南的真实意图其实并非“偏爱韩国”,而是想借韩国的合作意向,倒逼中日降低合作门槛。
这种“多方询价”的策略,是中小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典型操作,但是,越南对韩国的依赖,早已超越单一项目合作,渗透到经济与战略层面,这点毋庸置疑。
越南铁路
从贸易数据看,2024年越韩双边贸易额达815亿美元,韩国稳居越南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还设定2030年突破1500亿美元的目标,这种贸易规模背后,是产业链的深度绑定。
韩国企业在越南的布局,几乎覆盖了越南的核心产业,三星电子在越南设有8家工厂,2024年贡献了越南28%的出口额,解决约30万就业。
LG在海防市的显示屏基地,年产千万块OLED面板,供应全球1/3的智能手机市场,现代汽车在庆和省的整车厂年产能达30万辆,占越南汽车市场份额的22%。
三星 LG
这些企业不仅带来就业,更让越南的产业链深度嵌入韩国资本体系,越南想要发展电子、汽车等产业,很难脱离韩国的技术与市场支持。
投资领域的依赖更甚。截至2025年5月,韩国累计在越南投资超1万个项目,总额达940亿美元,占越南吸收外资总额的25%,是越南最大的外资来源国。
为吸引韩资,越南在税收、土地等方面做出诸多让步,比如三星在北宁省的工厂享受“十年免税”政策,LG海防基地获得专属物流通道。
这种“让利换投资”的模式,让越南对韩资形成“路径依赖”,一旦韩资撤离,越南的出口与就业将遭受重创。
越南韩资企业
此外,双方的合作其实已经上升至战略层面,2025年8月的会谈中,越韩启动核心矿物供应链合作。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报告,越南稀土储量约2200万吨,占全球18%,排名第二。
而韩国在稀土加工领域拥有先进技术,POSCO集团已与越南矿业集团签署协议,计划在海防市建设稀土加工厂,年加工能力达5000吨。
越南稀土
这种“越南提供资源+韩国输出技术”的合作模式,让双方从经济互补走向战略依存,越南对韩国的依赖也从“经济层面”延伸至“资源与技术层面”。
而面对越南对韩合作的推进,中国其实也并非“无牌可打”。
中国 越南
从轨距标准来看,越南高铁已确定采用1435毫米国际标准轨,与中越跨境铁路完全一致,这意味着,即便越南选择韩国建设高铁,未来泛亚铁路网的关键节点仍将与中国标准联通。
事实上,中越跨境铁路已展现出强劲的合作潜力,2024年,昆明-老街-河内铁路的货运量达120万吨,同比增长35%,主要运输电子元件、机械设备等货物,这些货物多来自越南的韩国工厂。
也就是说,韩国在越南的产业布局,反而间接依赖中越铁路的物流支撑。
中越铁路
中国高铁的技术口碑,也为未来合作留下空间,印尼雅万高铁作为东南亚第一条高铁,全程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
截至2024年10月,该高铁累计发送旅客579万人次,上座率最高达99.6%。
另外,印尼西爪哇省因雅万高铁在2024年GDP增长2.1个百分点,万隆市酒店入住率从65%升至89%,游客数量增长15%,这种“技术+经济”的双重效益,是韩国难以复制的。
印尼雅万高铁
所以,从长远来看,越南对韩国的依赖更多集中在“短期项目合作”,而中国与越南的合作则基于“区域产业链共赢”。
这种差异,让中国在与越南的互动中,拥有更持久的优势。
泛亚高铁示意图
越南对韩国的依赖度,本质是其“大国平衡术”的缩影。
但现代工业的铁律不会改变,核心技术的深度,才决定发展的高度,中越共享的1435毫米轨距,不仅是物理层面的连接,更是区域产业链难以切割的现实。
未来,越南若想突破发展瓶颈,或许需要跳出“依赖外部”的思维,在与中国的合作中寻找更可持续的路径。
这既是越南的机遇,也是东南亚地缘合作的新可能。
信息来源:苏林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韩媒:系越共中央总书记11年来首次访韩
环球网 2025-08-12
信源截图
信息来源:韩越两国将深化铁路与核电合作
DONEWS 2025-06-12
信源截图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