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出了题为“中国外汇市场持续增强”的评论文章,其副标题则是“跨境收支规模稳步扩大、人民币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依照文中数据,截止今年9月末,人民币全球交易份额占比为8.5%,较2022年上升1.5个百分点,是全球占比增幅最大的货币。
这说明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国穷极手段对中国进行打压遏制,仍未能阻止人民币走向全球,甚至在美债压力愈发高涨的背景下,还有不少国家开始弃用美元,转而投向人民币结算。
那么在将来,美国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打压是否会愈演愈烈?人民币结算能否冲破美元霸权,成为全球支付的新巨头?债务累累的美元霸权,又能维续多久?
对于美国来说,美元霸权是该国最大的历史财富,也是该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最大的战利品。不论是锚定黄金的时代还是锚定石油的时代,美元本质上都是通过垄断国际大宗贸易结算来形成超越国家的金融权力,因此直到今天,以美元为主导的SWIFT体系都是美国手中最具威力的金融武器,被美国排除出这个体系,意味着跨国贸易结算出现量化困难,甚至失去对某些国家的结算能力。
虽然欧元的异军突起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美元霸权,但欧元区多为美国盟友,在政治上维持与美国相同立场,且对美国持软弱的政治与经济态度,因此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美国长期维持着“一言堂”的局面。
而人民币的崛起与当年欧元崛起不同,中国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经济体,没有欧元区受到美国政治控制的桎梏,美国因此极力打压人民币国际化,维持自身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
但在如今这个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时代,经济全球化面临巨大阻力,以美国为首的逆全球化力量极大破坏了既有经济秩序,以发展中国家为首的主要经济增长力量都在寻求更为多元化的结算方式,以规避美国风险。
美国自身也因过去无度超发收割全球,积累了庞大的美债规模,这也促使全球各国避险,因此美国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打压始终无法实现。
但如今,人民币距离真正冲破美元霸权,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美国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围堵,也一定会愈演愈烈。
相较于美元,人民币的主要优势是中国强大的生产力背书,实际上是一种“只要持有就能换取商品”的货币,这是缺乏实体支持、高度金融化的美元一直难以剿灭的主要原因。只要中国继续秉持开放原则,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需要贸易多元化的全球各国就会继续接纳人民币,甚至一些美国盟友,都会持有人民币外汇,以维持商品贸易。不久前澳大利亚同中国达成铁矿石人民币结算协议就是一个生动案例。
但真正冲破美元霸权,依靠的不仅仅是人民币国际化,或者说,我们看到的人民币结算比例不断上升,只是中国布局中的一部分。
除了人民币本身,中国所参与的金砖集团也在规划发行“金砖货币”,旨在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提供更为多元化的结算方式,并统一集团内部市场,虽然这种货币不是人民币,但发行背后有人民币注资背书。
此外,中国还在推动与更多国家签订本币互换协议,让更多货币进入国际结算体系,进一步推动结算多元化。
这些力量共同集合,才是未来推倒美元霸权的大势所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的并非成为“第二个美元”,而是以人民币为中坚力量,开创一个真正的多元化时代。
我们作为中国人,应当支持人民币跨境使用,支持人民币走向世界,当人民币及人民币参与的新结算体系成为全球共同选择,多元化时代的大门真正开启,美元霸权也会自然而然退出历史舞台。
这个过程的长度或许以十年计,但并不算遥远,届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中国从美元规则的被动接收者,成为新经济秩序的塑造者。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