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日本在东北的那些移民事儿,得从上世纪初拉开帷幕。那时候,日本刚打赢日俄战争,就开始惦记中国东北这块地。1905年以后,他们先是小打小闹地试水移民,像是1913年搞了个“爱川村”,就18户43个人过来。
但真正的大动作,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占了东北全境,1932年扶持伪满洲国上台,从这儿开始,他们的移民计划就成了国策的一部分。
1932年9月,第一批武装移民493人到了佳木斯永丰镇,这些人多是日本乡下的退伍军人,经过短期训练,带着枪支过来。不是单纯种地,而是准军事组织。
日本政府的目标很明确,1936年通过《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案》,打算20年内移100万户、500万人过来,彻底改变东北的人口结构。
为什么这么急?一方面,日本本土人口多、土地少,农村穷人一大把,想通过移民缓解压力;另一方面,更是军事需要,把东北当成对抗苏联的桥头堡。
移民分阶段,第一期1937到1941年,计划移20万户,结果只来了8.5万户。分甲种和乙种,甲种是集团移民,整村整乡从日本挪过来;乙种是自由移民,散户形式。
到1941年底,移民2.3万多户、7.4万人。特殊群体还有青少年义勇队,从1938到1941年,来了8.6万多人,建了243个团。这些年轻人多是日本穷苦家庭的孩子,被宣传鼓动过来。
总的来说,到1945年8月,日本在东北的开拓团建了1131个,开拓民27万人,加上其他侨民,总数超200万。但实际农业移民才32万人,远没达标。
整个过程,日本靠关东军清场土地,强占中国农民的地,伪满当局帮忙,移民过来后不光种地,还管治安、情报,成了压迫工具。
这些日本移民过来,不是和平定居,而是带着枪杆子抢地。关东军先用武力赶走中国农民,土地低价甚至白给日本人。像黑龙江依兰县的千振村,日本人就1100人,却管着2.5万中国佃农,那些中国人被迫当劳工,上交大部分收成。
开拓团布局有讲究,分三线:第一线靠近苏联边境,警戒作用;第二线切断抗日武装和民众联系;第三线守铁路和城市节点。每个团都设哨所、练兵场,白天干农活,晚上练枪。
1939年,日本改称“开拓民”和“开拓团”,颁布《满洲开拓政策基本要纲》,1940到1941年出“开拓三法”,规范管理。但本质没变,还是殖民工具。
为什么说根是抢来的?因为土地来源不正当。伪满洲国帮着圈地,抵抗的中国人被抓走或杀害。1934年土龙山事件,中国农民起义,打死39名日本人,多是武装协警。这事儿震动日本,他们加派部队,但也暴露了移民的脆弱。
东北老百姓不服,抗日联军不断袭击,移民日子不好过。加上东北气候冷,很多人不适应农业,水旱灾频发。1943年起,饥荒严重,儿童营养不良超七成。日本本土打太平洋战争,补给断了,移民陷入死循环。
1944年,1500多农户请愿想回国,被关东军拒绝,说你们是国策一部分,走不了。这些人本是日本底层,幻想在东北翻身,结果种不出粮,回不去家。
整个计划,从头到尾是军事扩张的幌子,不是真心融入当地。相比朝鲜族、俄罗斯族那些和平迁徙、代际融合的,日本移民只想统治,不想融合,所以没法长根。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关东军大本营下令放弃满洲,只撤军人及其家属,开拓团直接被扔下。几十万移民陷混乱,四散逃亡,沿路抢粮乞讨,很多人死于饥寒和瘟疫。
牡丹江、绥芬河一带,半年内超2万人死掉,有些村集体自杀。方正县就死了5000多人,后来建了日本人公墓,安葬遗骨。总的开拓民27万,加上其他侨民200多万,大部分试图回国。
中国政府从1946年起组织遣返,通过葫芦岛和大连港,105万人搭船走。滞留的22万人,部分在1946到1948年遣返,剩下的在1953年后处理。
留在东北的孤儿和妇女,大多被中国家庭收养。那些遗孤,成年后有些回日本,但很多人选择留中国。1972到1995年,2171名遗孤赴日定居,带了7801人。但这些人不算形成民族,因为人数少,散布开,没聚居。
为什么没成日本族?对比中国56个民族,其他少数民族如朝鲜族是和平移民,代际融合,文化认同。日本侨民是侵略产物,根基不稳。
战后,建的学校、铁路、诊所全被接收改造,没留日侨聚居区。东北老村子现在走一圈,看不到日本族牌子,那些痕迹被时间抹平。抢来的地,终究留不住人。
200万日本侨民对1.3亿中国人,数字对比悬殊,但更关键是方式不对。抢夺起步,就注定失败。想想那些开拓团,从野心勃勃到凄惨收场,全是自找。
日本政府宣传“垦荒建设”,实际是军事部署,伪满配合,关东军清人夺地。移民多底层贫民,被骗过来,当炮灰。战败后被抛弃,大量死亡,幸存者遣返或融入。
没成民族,因为没和平基础,没文化认同。只想着统治,不准备融入,结果连影都没留。相比其他民族,日本移民是殖民工程,从血脉到地权,全国家操控,但长在别人痛上。
东北大地被切割成格子,每个村堡垒化,但地下怨恨汹涌。冲突积累,铁锹打不过子弹,但掠地种不出民族。烂根活不久,抢来的终会退。现在,方正县公墓是证据,提醒大家宽容不是遗忘。历史真相得记着,免得重蹈覆辙。
更新时间:2025-08-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