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湿气重”到底是怎么回事?一文读懂

央广网北京7月21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 实习记者 熊峻渝)总觉得每天睡不够,起来还浑身发沉?吃什么都没胃口,大便不成形……当心!这些可能是湿气向你发出的信号。湿气重和喝水多少有关系吗?三伏天如何正确养生?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晓菊给出了答案。

湿气有内外之分

张晓菊告诉记者,根据中医解释,一般把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指外感湿邪,如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或感受雾露之邪、涉水淋雨,或从事水中作业等,主要受地理环境影响。而内湿则是因为脾肾阳虚,运化系统出现了问题,“脾阳来运化水湿,肾阳主水液”。

具体而言,脾在中医中被认为是“后天之本”,是负责运化水谷精微的主要脏腑,其中“运化”包括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对水液的代谢。如果脾阳不足(脾阳虚),则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并且可能导致水湿停滞,引发水肿或其他相关疾病。

肾在中医中被认为是“先天之本”,肾阳具有温煦全身、促进新陈代谢、调节水液代谢等作用。肾阳的气化作用对于水液的分布、转化和排泄至关重要。如果肾阳不足(肾阳虚),则会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可能引起水肿、尿少等症状。

湿气重和喝水多少有关系吗?

有的人认为,“湿气重就是自己体内水分太多,那少喝点水不得了”。对此,张晓菊表示,体内湿气重和喝水多少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内因,也就是身体运化水液的系统出了问题”。人体生理循环的规则是运动起来,脾阳才能振奋,肾阳才能生发,肺气才能通调。运动后,呼气、出汗,都是促进水湿的排出,然后饮水,这样一进一出,运化水的系统就得到了锻炼。

因此,身体只要运水流畅,那水多了,是会自动排泄出去的。但若排泄系统障碍,即使再少喝水,水也排不出去。这些体内的水湿,就像不流通的水池里面的死水,时间长了,整个运化水液的系统功能就弱了,那死水多了,集聚成了痰,痰湿也就形成了。

张晓菊提醒道,对于久坐不动的人群,一定要进行适当且规律的体育锻炼,每周不少于三次,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同时每次运动不少于半个小时,微微出汗为度。

敲重点!三伏天养生要少食生冷

张晓菊称,夏天天气炎热,冷饮、冷菜、冷藏零食诸多,常吃冷食,容易伤脾阳,也会导致体内水湿淤积,表现出来的症状包括食欲减退、便不成形、胃脘痛、四肢厥冷、舌苔黄腻等,因此,三伏天养生,一定要少食生冷!

另外,祛湿气建议食疗兼清淡饮食。保护肠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适量、均衡的饮食,可以将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煲成粥或者煮汤喝,“可以利尿、除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

“对于体内湿气较轻的,可选择拔罐及艾灸,而对于体内湿气较重的,则需要中医辨证后,进行针灸和中药综合调理。”张晓菊补充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养生   湿气   中医   体内   伏天   水肿   系统   西安市   生冷   死水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