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别甩锅老师,家长先照镜子

孩子学习不上心,作业拖拉,上课走神,考试成绩一塌糊涂,家长急得团团转,张口就是:“这孩子太懒了!”“一点学习态度都没有!”然后呢?然后就是骂也骂了,道理也讲了,补习班也报了,可孩子还是老样子,甚至越来越逆反。于是家长更恼火:“怎么就这么不争气?”

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真只是孩子的问题吗?别急着甩锅老师、甩锅学校,先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那个“问题源头”。

第一,孩子没有态度,是因为你没给态度做榜样。
你天天刷手机刷到半夜,却要求孩子专心写作业;你下班回家瘫在沙发上喊累,却指望孩子主动学习;你从不读书,家里连本像样的书都没有,却怪孩子不爱学习。这不叫教育,这叫双标。孩子是复印件,家长是原件。你是什么样,孩子就学成什么样。你连自己都管不住,凭什么要求孩子自律?

第二,学习态度不是“说”出来的,是“环境”养出来的。
你指望孩子在一个吵吵闹闹、电视声、游戏声、吵架声此起彼伏的环境里静下心学习?别开玩笑了。学习需要氛围,需要安静,需要尊重。可很多家庭,孩子写作业时,大人在旁边吃零食、刷短视频、大声聊天,甚至拿孩子当情绪垃圾桶。这种环境下,孩子怎么可能有学习的“仪式感”?他只会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是被逼的,是和快乐对立的。

第三,态度背后是动力,而动力来自“被看见”和“被理解”。
很多家长只看结果:分数、排名、作业写没写完。可你有没有问过孩子:“你为什么不想学?”“你觉得哪科最难?”“你今天在学校开心吗?”孩子不是机器,他需要被理解,被鼓励,被支持。可现实是,很多家长一看到成绩下滑,第一反应就是责骂,而不是倾听。久而久之,孩子干脆摆烂:反正我怎么努力你都不满意,那我就不努力了。态度不端正,其实是心先累了。

第四,别把“学习”当成唯一的评价标准。
你天天盯着分数,孩子就学会了“为分数而学”。一旦成绩不好,他就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可学习态度的问题,往往不是懒,而是“没信心”“没兴趣”“没方向”。你越逼,他越逃。真正要做的,是帮孩子找到学习的意义,而不是把他当成实现你未竟梦想的工具。他不是你的续集,他是他自己。

第五,管教要有尺度,更要有温度。
可以严格,但不能粗暴;可以批评,但不能羞辱。孩子犯错,可以让他承担后果,但不能人身攻击。比如:“你怎么这么笨?”“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孩子?”这种话,伤的是孩子的自尊,毁的是亲子关系。而没有信任的关系,再多的辅导班也救不回学习态度。

第六,别把教育外包给学校和老师。
老师管的是全班几十个学生,而你管的是你自己的孩子。作业签字、学习监督、情绪疏导,这些本就是家长的责任。你不能一边不参与,一边抱怨孩子不争气。教育不是“交钱就行”的服务,而是需要你亲力亲为的长期投资。

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可能靠一次谈话就改变。它需要家长沉下心,从自身做起,从家庭环境改起,从亲子关系修起。别总想着“纠正孩子”,先想想“怎么成为更好的父母”。

对此,怎么看?跟往常一样,谈谈我的个人两点看法:

第一,教育的本质是“影响”,不是“控制”。 你想让孩子爱学习,最好的办法不是盯着他,而是自己先拿起书;你想让他有耐心,就别动不动就发火。孩子不会听你怎么说,但一定会学你怎么活。

第二,学习态度的问题,根子在“心”不在“脑”。 他不是不会学,是不想学;不是不能学,是不相信自己能学好。家长要做的,不是加码施压,而是帮孩子找回信心、兴趣和动力。心通了,路就顺了。

说到底,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你若阳光,他就不怕黑暗;你若坚定,他就不易放弃。别总盯着孩子的问题,先成为那个值得被模仿的大人。

#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家长该如何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育儿   照镜子   态度   家长   老师   孩子   作业   环境   分数   动力   不争气   大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